對便利商店的營運來說,店鋪就是現場。若未親身體驗消費者的反應,在店鋪實際運作,光憑在辦公室內聽報告、討論與想像,難免會做出與現實脫節的計畫和決策。
日期:2017-11-20
「比一比,看看誰讓公司賠的錢最多?」二○一五年七月,當時的全家董事長潘進丁宣布退居二線,經營團隊大換血,接下董事長棒子的葉榮廷、總經理薛東都、執行副總吳勝福,在就職前接受媒體訪問時,竟然不約而同的比起自己的「失敗經驗」讓公司付出的代價。
日期:2017-11-20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呼籲「畢業照顧者三重建」,很適合提供給「畢業照顧者」做為重建藍圖:一是「重建身心健康」;二是「重建經濟穩定」;三則是「重建社交網絡」。真的不要讓自己一個人封閉太久,越久會越不容易踏出去。
日期:2017-11-14
她促成監察院調查印尼漁工受虐致死案,創立全國唯一由外籍漁工組成的工會,每年募集二手冬衣溫暖遠洋移工,這些貢獻讓李麗華獲美國國務院頒發「英雄獎」,卻也昭示台灣苛待移工的陰暗面。
日期:2017-07-06
陳正倫,一個來自台灣鄉下的青年,上台會發抖、英文說不好,他逼自己克服內心恐懼,站上新創的世界戰場美國。他的寵物醫療平台令華爾街投資人驚豔,力邀他去紐約開辦。台灣的新創能量充沛,卻未曾出現獨角獸;與此同時,美國大咖天使投資人,卻大讚台灣年輕人的創意值得投資。這種落差,道出台灣投資環境的什麼問題?對創業者與投資人,又有什麼啟發?除了陳正倫,台灣每年有一四一萬名新創者,正在挑戰未知。他們勇於跳脫舒適圈的創業家精神,不僅是翻轉自己人生,也是翻轉台灣未來的希望。
日期:2017-06-15
時隔一年,《今周刊》再次舉辦總統蔡英文與全台高中生面對面的論壇,由五位同學上台發表「假如我是總統」的政見,高中生關切的議題橫跨教育改革、婚姻平權、政黨惡鬥等,蔡英文如何回應?
日期:2017-05-18
台股挑戰萬點的氣氛下,各產業輪流出頭。其中,連接線/器產業雖曾遭逢獲利衰退衝擊,但許多台廠並未退縮,調整能量,往產值占比高、認證度難的領域發展,逐步走出新局。
日期:2017-05-11
「好好享受你的壓力吧!」「台灣巨炮」陳金鋒去年九月引退之戰,對新生代留下了這句耐人尋味的話。
日期:2017-05-04
騰訊、華為、阿里巴巴這些中國最火紅的公司的確很耀眼,但如果沒有廣大13億中國市場沃土,不可能得以迅猛茁壯。有一家企業,它一開始就鎖定歐美海外市場,還從海外紅回中國,迄今海外市場占營收比重仍高達8成。大疆創新創辦人汪滔改寫了時勢造英雄的鐵則,讓我們一窺他的傳奇故事。
日期: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