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退化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退化共有813項結果
健康

施作便利、緩解症狀、突破地域限制 中醫發揮韌性醫療優勢

俄烏戰爭已延續超過三年,馬偕紀念醫院醫療團隊多次深入戰場,提供義診,其中,「中醫」竟成為最受當地居民歡迎的科別之一。為什麼中醫特別適合國際醫療?

日期:2025-03-26

科技

科技X健康共築宜居城市 擁抱AI高齡創新生活 新北市邁向智慧健康新紀元 

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化衝擊,對社會、醫療、社福政策帶來嶄新挑戰,善用科技守護銀髮族,減輕照護者負擔,讓長輩安心且享有尊嚴已成全民課題。新北市政府日前舉辦「AI智慧健康產業體驗創新日」,邀集二十一家企業展示最新AI科技與健康照護應用,藉由專屬論壇、體驗展示與商機媒合,推動科技創新、醫療照護與社會福祉三大面向,擁抱AI高齡創新生活,加速邁向智慧健康新紀元。

日期:2025-03-25

科技

善用科技守護超高齡社會 新北市AI智慧健康產業體驗創新日打造幸福安心銀髮新生活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中就有1人為老年人口,對社會、醫療、社福政策勢必帶來挑戰,如何善用科技守護銀髮族,減輕照護者負擔,同時讓長輩安心且享有尊嚴,已成全民課題。新北市政府今(11)日舉辦「AI智慧健康產業體驗創新日」,藉由論壇、體驗展示與商機媒合,推動科技創新、醫療照護與社會福祉三位一體,加速智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符合高齡者資格的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親自體驗,提供業者寶貴意見。

日期:2025-03-11

健康

你的大腦竟有一支塑膠湯匙!很多人不知不覺吃下「它」恐失智…少接觸這類飲品「塑膠微粒少9成」

桌上一瓶、包包也一瓶?無處不見的瓶裝水方便又解渴,不少人都習慣隨身攜帶。然而,科學家近日警告,為了降低大腦內的「有毒塑膠微粒」含量,應該要盡量避免飲用瓶裝水。

日期:2025-03-07

健康

年過花甲,為何還要跑馬拉松?66歲蔡詩萍年跑30場全馬、度過中年危機:跑馬,不折不扣是人生修煉

編按: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不僅是文化界名人,更是馬拉松界的超級擁護者。即使身兼要職,他仍以驚人的毅力,2024年達成一年跑30場全馬的壯舉,體能甚至超越20歲的自己。這不禁讓人好奇,他是如何在高壓工作與長距離跑步之間取得平衡?跑步對他而言,又有什麼樣的魔力?

日期:2025-03-03

政治社會

屏東縣》物理治療師開車下偏鄉 幫亞健康長輩動起來

隨著高齡人口不斷攀升,如何幫助長者預防失能、延緩對長照的依賴,成為人口永續的關鍵課題。屏東縣政府透過「行動生活復能車」,將物理治療與醫護資源送入各村里偏鄉,替一位位長者把關健康。

日期:2025-02-26

科技

小心別被 AI 取代大腦!

與其將大腦「外包」,不如讓 AI 成為腦力激盪的工具,幫助拓展思維、強化決策。關鍵不在於 AI 能回答什麼,而是我們如何利用它提升競爭力,在變局中保持主動權。

日期:2025-02-26

健康

62歲骨科名醫吳明峯猝逝…曾84秒看一病人,年看診量6萬人!感染流感照常看診,感覺不對勁已救不回

高雄骨科名醫吳明峯驚傳因流感引發心肌梗塞,不幸病逝,享壽62歲。吳明峯是高雄市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院長,在骨科醫界頗負盛名,任職民生市立醫院骨科主任時,曾1年看診量逾6萬人,創84秒看1個病人,因超收病患、門診常開到深夜,還遭監委提案糾正主管機關。吳明峯上週六(2/8)寒流夜卻突感身體不適住院,2/12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家屬忍痛決定拔管。同樣出身雄中的醫界好友不捨感慨,透露吳明峯救人無數,卻過勞把身體搞壞,「好人沒好命!」

日期:2025-02-14

焦點新聞

林葉亭尋父11天傳噩耗!凌晨才喊「全台通緝快回家」卻等到冰冷遺體…從「疑心病」到失智怎發現?

遺憾再也等不到父親團圓!女星林葉亭85歲的失智父親走失11天後,今天早上在士林至善路一處水田尋獲,但已成為一具冰冷遺體。年前發生此憾事令人倍覺傷感,而林葉亭曾受訪表示父親擁有高學歷、曾任高階主管,但7年前出現嚴重的疑心病,後來帶他就醫,「疑心病沒了,失智卻來了。」其實多疑、妄想、憂鬱皆是失智症的前兆之一,民眾應多關注家中長輩的情緒與行為變化,切勿以為只是「老化」的一種表現,及早介入對延緩失智症仍有助益。

日期:2025-01-26

健康

失智父走失9天未尋獲,林葉亭淚認「像簽放棄急救」!醫揭3大迷路前兆:出門後不肯回家也是警訊

女星林葉亭的85歲失智父親16日離家失蹤,迄今已進入第10天,卻仍未尋獲。由於搜救多日無果,消防局決定降載搜救量能,但有跡證出現仍會即刻馳援。而林葉亭在IG感謝消防隊的協助,但被指揮官問及「要搜到什麼時候」時,仍湧現「有一種要簽放棄急救的感覺」。醫師表示,這起事件不僅讓人感到揪心,更提醒家屬常忽略失智症患者迷路走失的風險,建議多留意3大迷路走失的前兆,避免憾事發生。

日期: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