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美大企業積極推動輔導員工規劃退休生活、照顧員工健康作為實踐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的最佳體現。今周刊周三(3/29)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3企業ESG永續人資長論壇」,邀請專家分享把關員工健康、推動退休理財、延攬優秀人才以及新型態上班模式等四大國際人資趨勢,協助企業打造幸福職場DNA,藉此提升競爭力。
日期:2023-03-30
隨著國民的平均餘命不斷的往上,每個人是否存夠了退休金,是很重要的課題。今周刊周三(3/29)舉辦「2023企業ESG永續人資長論壇」,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以「鼓勵員工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退休金沒煩惱」演講指出,考慮到通膨及長壽風險,每人需要準備至少800萬至1200萬退休,其中有一半要靠自己準備。
日期:2023-03-29
又到了年終季節,國內仍約有60萬勞工適用舊制勞退制度,雇主應依《勞動基準法》第56條第2項規定,於每年年底前,估算次一年度符合舊制勞退制度退休條件勞工所需之退休金,如有不足,應於次年3月底前補足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差額;若違規情節嚴重,可罰9萬至45萬元,並公告雇主姓名。
日期:2022-12-06
如果你的爸媽超過65歲已經退休,沒有跟你拿孝親費,恭喜你!他們如果不是很稀有的上流老人,要不然就是真的很愛你。因爲我們理想中退休後,每個月有3萬塊,簡單過就好的生活,大部分的銀髮族都辦不到。
日期:2022-11-30
《今周刊》今(10/25)日舉辦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南山人壽健康照護企劃部資深協理陳碧玉與永豐金證券資深經理證期雙分析師陳泓睿,以退休理財規劃為題發表演說,根據兩位專家長期觀察台灣人在退休理財規劃上的迷思,以「總覺得保險一定要有去有回」以及「退休金投資報酬率一定要很高」為最大宗。
日期:2022-10-25
「經濟軟著陸的機率愈來愈低…」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9月再度宣布升息三碼後,並加碼釋出對經濟前景略偏悲觀的看法,消息一出,讓全球金融市場軟腳,許多人的退休計畫恐怕也因此被迫跟著延期;但,你知道嗎,若能在市場悲觀時維持投資紀律,如期退休的夢想比你想像中更容易達成。
日期:2022-10-24
2022年全球資本市場震盪不安,大通膨時代來臨,加上面對疫情、升息、房市買賣翻轉及股市重挫,如此的多事之秋,到底投資人該如何因應?
日期:2022-10-24
隨著台灣即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必須面對退休金財務缺口日益嚴重問題,因此,退協與今周刊合作調查台灣20歲以上有工作者進行《2022退休大調查》,本調查於今年9月8日到25日委託民調公司進行電話民調,以住宅電話用戶為抽樣母體,有效樣本1,070份。調查結果指出,國人開始啟動退休理財計畫約43.5歲,預計退休年齡約60.9歲,推估累積退休金的準備時間需長達17.4年,平均準備退休金1040.3萬元。調查也顯示,國人對自身壽命的預期平均約79.7歲,相當於退休後每個月得要有4.6萬現金,國人共識想在18年內存千萬,又想在60歲退休?結果發現,目前國人在退休準備上的進度嚴重落後。王儷玲建議,國人平均壽命延長,「長壽風險」提高,民眾應及早開始準備退休,拉長投資時間滾出複利效果。
日期:2022-10-13
調查顯示,多數國人期待用十八年準備千萬退休金,並打造月入五萬元穩定現金流,究竟如何準備最恰當?專家建議,不論是透過股市波段操作、存股,或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只要方法對了,都有加速累積千萬財富的機會。
日期:2022-10-12
盧豐華打開「有竹居」紅色大鐵門,背後是他悉心栽培的花園,更是他人生下半場的基地。他退休,卻不想躺平,拎起醫師包,隨時準備繼續為他的病人們「往診」。
日期: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