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與缺工雙重夾擊,讓台灣農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產業轉型與升級勢在必行。雲林縣特成立輔導團隊,複製各鄉鎮個案的成功模式,進而擴散到全縣,讓農業邁向永續。
日期:2025-03-12
香蕉,應該是台灣人最熟悉的水果了。由於全株都有用途,早期農業社會家家戶戶都會種上幾株,炊粿時可以用蕉葉襯粿,莖砍下來可以給豬吃,或是用工具把莖的纖維拉出來搓成繩,香蕉可以放在米缸裡催熟,肚子餓了便可以翻出來吃,根本是萬能寶物,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香蕉。
日期:2025-01-08
這幾天彰化大村愈來愈熱,看看節氣,照賴志豪的描述,應該再一旬(十天)就要吹南風了。我們在瓜棚下,儘管感覺不到陽光直曬的熾熱,空氣也不悶,但汗水還是涔涔自毛細孔淌出來,看了一下溫網室內的溫度,上午十點就達到攝氏四十二度,我不可思議的望向賴志豪。
日期:2024-09-18
(今周刊1406)「我們這裡房子有一半是沒有住人的,聚落中127人,平均64歲。」在雲林縣水林鄉灣西村一座小黃瓜農場內,36歲的青農黃衍勳,指著周邊一片寂靜的老舊房舍侃侃而談。
日期:2023-11-29
青年返鄉務農的動機,不少是父母自覺年邁,希望子女繼承衣缽,三代同堂的江家則不同。江豐澤自小父母就在外打拚,不曾下過田,他的童年盡是跟阿公下田、幫忙或趁機摸魚,以及祖孫倆一起鑽進田裡,聞著青草氣息的回憶。
日期:2023-11-08
每年過完農曆年,便正式進入藍莓的產季。由於國人喜愛藍莓且接受度高,十多年前台灣進口藍莓僅三三○噸,到二○二一年已達兩千多噸。但礙於溫度、品種及氣候等因素,讓位於亞熱帶的台灣,總種不出原產於溫帶、品質穩定且優秀的藍莓。
日期:2023-03-01
提起嘉義,很多人以為它又老又窮,殊不知,它有豐沛且價格合理的土地庫存,有便捷海陸空交通網絡優勢,在中美貿易戰、後疫情時代,台商大舉返台設廠,讓這塊西部走廊處女地蓄勢待發。如今,迎來科學園區、無人機國家隊,如婦女懷胎,正歷經天翻地覆質變,當多元產業迎來人才回流,科技創新厚植群聚量能,農工大縣築巢引鳳,加速邁向幸福智慧大未來。
日期:2022-08-02
三一.七%、九百公噸、一一八%,這三個關鍵數字的背後,代表的是國際糧食危機風暴正步步逼近台灣。而台灣居高不下的進口糧食依賴度,也讓農畜龍頭大成集團提高警覺,早早啟動部署。
日期: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