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辦公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辦公共有6791項結果
政治社會

賴佩霞入圍金鐘女配角、《人選之人》超強14項…「林月真」掀熱潮,真實人生美國籍何時放棄?

第58屆金鐘獎週四(9/14)公布入圍名單,最受關注的就是剛宣布成為2024總統參選人郭台銘副手的賴佩霞,以政治幕僚職人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入圍金鐘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人選之人-造浪者》也一舉入圍14項大獎。

日期:2023-09-14

政治社會

等了10小時,郭台銘副手公佈!藝人賴佩霞開頭第一句:朋友問妳在搞什麼鬼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在8/28宣布獨立參選2024總統大選後,外界非常關注其副手人選究竟是誰,半個月來藝人林志玲、賈永婕、資深媒體人沈春華、立委高金素梅都曾被點名,郭台銘都一一否認。郭台銘在周四(9/14)上午8點半開記者會宣布,由資深歌手賴佩霞擔任其副手。賴佩霞上台第一句就是笑著說,朋友都在問民調這麼低,賴佩霞「妳在搞什麼鬼」!隨後她哽咽提到參選原因:「從一例一休實施後,我看到原本生意興隆的老店,一家一家倒掉,原本熱鬧的街道變成空巷,我心裡念念不忘,我們需要專業和有實務經驗的人來經營」。

日期:2023-09-14

教育

教室無邊界,學習穿時空 教育部辦理中小學數位學習論壇

受疫情影響,數位浪潮加速席捲全球,各國均致力推展數位學習,教育部於今(12)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辦理「教室無邊界 學習穿時空 教育部中小學數位學習論壇」,除了呈現數位學習推動成果,並邀請產官學專家學者集思廣益,研討中小學數位學習未來推動方向和策略,吸引公部門及民間單位代表參加。

日期:2023-09-13

生活消費

IKEA為什麼沒在台南設點?總經理分享開店策略 親揭IKEA餐廳「獨立開店」機率有多大

知名瑞典家具品牌IKEA,店內餐廳一到假日總是大排長龍,被戲稱是「被家具耽誤的餐廳」,IKEA瑞典餐廳究竟未來有沒有獨立開店的可能?亞太區董事總經理親自現身回應,而他也一同解答為何IKEA至今沒有在台南設點的考量。

日期:2023-09-13

政治社會

「我是中華民國總統,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郭台銘:台灣不會是烏克蘭,兩邊要坐下來談

有意角逐2024年總統大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周三(9/13)出席歐洲商會活動時主張,台灣有97%以上能源仰賴進口,絕不能因意識形態捨棄「任何一種重要能源」。他強調歐洲在核能、風能及地熱等可再生能源技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未來也是台灣邁向「2050淨零碳排」國家目標上最重要的夥伴。談到地緣政治,郭台銘表示,台灣應與中國開啟正常對話的溝通管道,讓兩岸能走向和平之路,「台灣不會、不必也不需要成為烏克蘭」。他主張兩岸的對話基礎是「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台灣是中華民國,大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日期:2023-09-13

國際總經

讓阿拉伯金主超額賺飽先離場 揪蘋果、輝達、台積電…當股東 孫正義救軟銀 三奇招推安謀高價IPO

科技大亨孫正義以奇幻的財務操作,創造晶片設計大廠安謀股票上市盛宴。在風光敲鑼、股價上漲的背後,卻是極為複雜辛酸的故事。

日期:2023-09-13

傳產

Less is More

企業對消費者的承諾,不能是一種行銷用語,更不能在一、兩年退流行後,就改弦易轍。「價格實惠」四個字,形塑了好市多的商業模式:會員得利愈多,企業獲利愈多。

日期:2023-09-13

國際總經

北京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即將揭曉,ECFA讓利恐叫停,台灣該怕嗎? 兩岸貿易戰   —全解析—

(今周刊1395)今年4月,中國對台灣發動貿易壁壘調查,伴隨「終裁日」的臨近,不少人士憂慮,中國或將對台祭出貿易制裁,甚至在最極端情況下,全面終止行之有年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究竟,中國貿易壁壘調查的下一步是什麼?如果中國發動貿易制裁,對台灣產業的可能衝擊為何?台灣政府和企業,又能如何「趨吉避凶」?

日期:2023-09-13

科技

綠電支撐企業國際競爭力 在地綠電決定城市競爭力

根據經濟部發布的《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臺灣目前的中小企業超過159萬家,占全體企業的98%,其就業人口約占整體的8成,銷售額超過26兆元。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許多駐外台商回流投資,帶動了中小企業的內外銷表現,卻也使年度用電量不斷攀升,能源議題亟需解方。中小企業一直是臺灣經濟的命脈與基石,面對減碳需求,中小企業受制於產業性質、規模與融資等條件,能源轉型相對困難,地方政府如何運用資源規劃綠電發展,帶領中小企業迎向綠色時代,將會是城市競爭力的關鍵。

日期:2023-09-12

科技

綠色革命下的企業戰略:綠電助力提升競爭力

一項產品從發想、市場定義、原型設計、驗證與測試、批量製造、成品運輸、市場販售、消費者使用到產品回收,整個產品生命週期都有碳足跡可循,各產業想要做到減碳,除了綠電,還能從多方面著手。面臨脫碳挑戰,企業初期投入的轉型成本與治理變革也許會經歷短暫的陣痛期,但透過整體碳足跡的檢視與導入減碳的機制,企業獲得的不只是整體製造的革新,更加穩固企業競爭力,從而擴大營運版圖,對企業而言,反而是美事一樁。但減碳伴隨的體質健檢,能使企業危機轉變成競爭力,提升整體產業價值。

日期: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