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六個月的反送中示威遊行後,香港政府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不過,港警鎮壓升級之後,民眾要求政府回應其他四大訴求,包含釋放被捕示威者、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並要求重組警隊)、收回暴動定義、盡快實行雙普選。反送中持續延燒之際,台灣也被經常拿來相提並論。民調顯示,超過七成的台灣民眾支持香港示威運動,以年輕族群居多。
日期:2019-11-18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19-11-18
二〇一九年,全球有七十個國家遭受系統性的社群媒體政治議題操作,台灣除了是其中之一,也因為中國崛起為全球假訊息強權,而更受國際重視。
日期:2019-11-13
11月11日又引發了開槍事件,三槍,是交通警直射21歲青年示威者,腹部重創。這是因為民情大致相信是警暴導致死人,警方亦如臨大敵,不管是否高層下令,前線警察也害怕眾怒和復仇,所以早早就開槍。
日期:2019-11-12
看台灣媒體上的報導和一些輿論,似乎大家都在說中國進步有多快,似乎昨天就已經趕英超美了, 好像就快要征服世界了。
日期:2019-11-05
「自由跟人權很像空氣,當你充分享有它的時候,你一點感覺都沒有,直到有一天你不能呼吸了,才會驚覺它的重要……。」台灣曾是世界上實施戒嚴最久的國家,前後長達38年56天,這是一段課本說不清楚,但你我卻一定要知道的歷史。如果你看過電影《返校》,今天就一起來看看,《返校》的真實版。
日期:2019-10-31
一系列爭議事件,促使法務部發動修正公益信託專章,但過度重視「防弊」,勢將提高公益信託難度,影響需要被幫助的弱勢團體,專注監督財務流向有無符合公益目的,才是合理解方。
日期:2019-10-30
第17屆臺灣同志遊行26日下午登場,從台北市政府出發,沿忠孝東路前往終點凱達格蘭大道,全長5.5公里。由於5月我國通過亞洲第一部同婚法案,平權更進一步,主辦單位估參與人數達20萬人,創下新高。然而法案過了,不代表差別待遇與歧視就此消除,還有哪些事值得繼續努力與關注?
日期:2019-10-26
蔡英文對台灣有「亡國感」,習近平對台灣則有「使命感」,現時中國雖釋出部分善意,但100天以後的變化,考驗新總統的智慧。
日期:2019-10-24
台港政治角力現正上演!台灣陸委會昨(10/22)天下午正式回擊,已依循台港既有正式管道致函、致電,決定主動派員到港押解陳同佳、把相關事證領回。但港府卻是第一時間拒絕,稱台灣是「跨境執法」,不尊重香港的司法管轄權。現實上而言,香港政府的第一時間的「回絕」,就已犯下了兩大政治錯誤。
日期:201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