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輕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輕症共有427項結果
政治社會

600元防疫保單隔離賠5萬絕跡,現在900元最多賠3萬!「陪同隔離、在宅照護」怎麼賠看清楚

隨著台灣疫情進入新階段,單日確診近千例、甚至指揮官陳時中說萬例也是有可能,讓各家「防疫保單」賣到官網當機,週三(4/14)各產險業者緊急調整商品,年繳保費約500-600元、匡列隔離可賠2.5-5萬元、確診再領5萬的補償型防疫保單幾乎全下架。目前能買到的商品,隔離補償最多都僅剩1萬元,若是希望拉高到3萬元,年繳保費都要900元以上了。

日期:2022-04-14

政治社會

5-11歲兒童疫苗快來了,BNT莫德納緊急授權審查中!中藥清冠一號能救命「居家照護確診可使用」

教育部週二(4/12)公布最新停課標準,高中以下全校有3分之1以上班級或全校達10班以上就要暫停實體課程10天,不少家長憂心未打疫苗的12歲以下兒童風險較高,認為小學不應該和國高中合併規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週三(4/13)表示,最新的BNT採購合約已經到最後磋商階段,採購合約會包含5-11歲兒童疫苗,專家也會再討論青少年第3劑接種事宜。

日期:2022-04-13

台股

本土今爆逾700例?指揮中心稱相去不遠…台股走自己的路「飆漲300點沒在怕」

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數再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二(4/12)公布本土確診病例高達551例後,根據消息來源指出,週三(4/13)本土病例將達744例,恐再創歷史新高。對此,《今周刊》將此數據詢問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目前未獲得回應,但詢問另名內部人士時,他表示「病例數相去不遠,詳情仍待下午2點例行記者會,由指揮官陳時中報告詳情。」

日期:2022-04-13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155期︱生達、群益證、群電動態追蹤

《存股助理電子報》選股,不僅會做個股本身的歷史與前景分析,同業比較也是重要的評估一環。只要所處產業的前景沒問題,存股池追蹤的個股在獲利與股價上相對比較有表現的機會。

日期:2022-04-11

焦點新聞

總統談疫情沒邀雙北 柯酸論選舉、侯回應像綿裡針…從兩人說法讀懂防疫政治學

台灣疫情再起,而依指揮中心的判斷,目前雖然每天新增3、4百例,但高峰還未到,有可能到6月底,疫情都還未必會出現下降趨勢。今年又剛好遇到選舉年,而疫情發展也來到重要轉折點,所以這段期間,疫情與政治呈現出微妙的關係。

日期:2022-04-11

政治社會

國旅券4/30就到期,還有近半數沒用!能否延期?交通部:剩餘款項會丟這裡用

國內疫情升溫,防疫旅館量能是否充足,交通部長王國材今天表示,由於現在還有五成空房,加上輕症可居家隔離,目前量能仍充足。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邀請交通部部長王國材就「疫情下觀光旅遊發展防疫作為及國旅券後續規劃情形」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日期:2022-04-11

全台防疫報導

再創今年新高!本土爆442例、1人「未接種疫苗」染疫死亡 羅一鈞:中重症增5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57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42例本土個案及136例境外移入(107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日期:2022-04-09

政治社會

擔憂民眾誤解病毒沒傷害性「放鬆防疫」,中央醫界密會建議「避用與病毒共存」字眼

國內連日確診數飆增,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首度表態「清零不可能」,未來將走向與病毒共存。國內感染相關3大醫學會、學會及中央官員、國內感染科專家等,昨晚召開不公開論壇,除了就長者疫苗接種、維護醫療量能等面向討論以外,據了解,醫界也被提醒避免使用「清零」、「與病毒共存」等詞,憂若出現重症或死亡,民眾恐產生誤解、恐懼或不信任。

日期:2022-04-08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384狂燒17縣市!居家照護啟動「電子圍籬」 廢實聯制?這款APP被陳時中點名:有機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周五(4/8)公布新增384例本土確診及123例境外移入。面對狂燒的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確診居家照護原則,其中「同戶最多5人」但有3種人不適用,且民眾若是出現4徵兆,一定要快打119就醫或通報1922。不過日前一句「清零不可能,與病毒共存」掀起不小輿論,認為實聯制及量體溫是否該廢除?陳時中在記者會中,點名一款已有600多萬人下載的APP,認為「非常有希望」取代實聯制。

日期:2022-04-08

政治社會

一切都在預料?一天+382本土確診病例仍不是高峰!陳時中2月受訪透露端倪

4月7日,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新增382人,過去一週來累積已逾千例,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疫情記者會上推估,確診個案數還會繼續上升,預計在未來1到2個月內達到最高峰。而他也首度公開表示,「病毒清零」已經不可能,台灣未來必然會走向與病毒共存,但仍要努力控制疫情,避免確診病例出現指數型成長,對社會造成過大壓力。

日期: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