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又有人許多廣傳黃子佼、創意私房的判決書,其中有一個內容讓許多人憤怒、難過,創意私房為了滿足高級會員(黃子佼等人),一名14歲女生被迫拍攝了多達228部照片、影片。那不是一種「一時衝動的事件」,而是一種長期、重複、深入控制的過程。我不會在這篇文章中評論案件細節,因為我們都知道,那背後有更多等待被保護的孩子與家庭。但身為一位這兩年看過許多案例、研究許多資料後的講師,我想寫下這些話——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些陷阱的樣貌,就很難在孩子需要的那一刻,成為他可以開口的人。
日期:2025-03-28
對於要不要獨自吃午餐這件事情,一直眾說紛紜。領英(LinkedIn)社群媒體及活動專員伊什.維杜斯科(Ish Verduzco)曾經說:「獨自用餐並不是休息,而是孤立。」他的做法是每週與2個新認識的人共進午餐。他認為這樣既有助於建立關係,也能擴展自己的知識格局。很多公司為了增進團隊成員彼此間的信任和瞭解,會在特定時間舉辦午餐會。還有一些企業會專門設計「與老闆共進午餐」這類特殊表彰。當然,這些特別安排的午餐大多較為隨意,目的是讓大家輕鬆、愉快地聚在一起,分享工作心得和生活趣事。
日期:2025-03-28
東海大學攜手勞動部舉辦中部最大徵才盛事「2025年東海大學就業暨實習徵才博覽會」,吸引逾百家盛名企業蒞校攬才,包括上銀科技、矽品精密、瓦城集團、涵碧樓等32家上市上櫃企業,提供2500個以上海內外求職機會,豐富產業別月薪上看7萬,年薪直破百萬!
日期:2025-03-28
海軍傳出一級作戰艦輔導長因拍攝共艦照片品質不佳、回傳速度太慢而遭懲處,引發基層不平,退伍海軍官兵也議論紛紛,質疑軍艦上的情蒐攝影及器材其實都屬作戰部門「關輔導長甚麼事?」而且軍艦上的網路傳輸頻寬也是一大問題。退役官兵及專家質疑,軍方若要面對灰色地帶的宣傳戰,該買器材的錢千萬不能省。
日期:2025-03-27
編按:本書作者陳吉仲紀錄翻轉農業的幕後故事,讓農民不再看天吃飯,從政策改革到產業升級,農會就扮演的角色,其中,稻米與雜糧契作,農會幫忙宣傳、鼓勵種植玉米,不只幫助農民提高收入,也提高雜糧自給率。另一個成功案例是台灣本島種植的高梁,就金酒公司來說,可以獲得穩定的原料;就農會來說,可以擴展經濟事業;就農民來說,可以有更好的收入;就農業部來說,可以藉此調整農糧產業結構,增加品質好的稻米生產、增加雜糧耕作面積;就台灣來說,可以維持雜糧的糧食自給率。為了提升雜糧的自給率,除了玉米和高粱,還有許多農會投入輔導農民轉作大豆、地瓜等,大豆生產面積已經來到5600公頃,希望可以持續擴大到1萬公頃。
日期:2025-03-25
今周刊周三(3/19)舉辦「ESG永續台灣第五屆國際高峰會」,最後半場的議程邀請到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以及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施立成發表專題演講,並在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的主持下,針對企業零碳轉型主題,與加雲聯網總經理廖佑晟一起進行關鍵對話。
日期:2025-03-21
自川普政府上任以來,美國政府積極推動移民政策改革,不僅加強邊境管制及執法力度,更逐步將移民政策轉型為以專業能力為導向(merit-based)的新制度,重點吸納具備高度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及卓越成就的人才,以提升美國的經濟發展與全球科技競爭力。這樣的政策變革,越來越多專業人才選擇透過高技能技術移民赴美發展。
日期:2025-03-21
畢業於外文系、從免費打工學組裝電腦為起點,現年53歲的陳柏江,在17年前從沒有想過自己會創業,如今已經是高鉅科技(MyPay)與享付科技2家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其中,享付科技的防詐解決方案,更是吸引了新光金董事長魏寶生的注意。
日期:2025-03-19
今周刊今(19日)舉辦「ESG永續台灣第五屆國際高峰會」,其中上午場的「零碳雄心的實踐,科技、金融與城市協作」,邀請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加雲聯網總經理廖佑晟進行專題演講。林修銘從資本市場的角度,闡述 ESG 議題在全球及台灣的重要性。他指出,即便面臨國際政治局勢的變化,永續發展仍是不可逆的趨勢。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將視野聚焦於台灣的城鄉發展與地方經濟的活絡,陳美伶提出企業參與地方創生的多元途徑,包括採購地方創生團隊的特色產品、鼓勵員工參與體驗經濟與志工活動,以及建立長期的策略夥伴關係。加雲聯網總經理廖佑晟點明能源轉型的急迫性,並深入剖析面對間歇性再生能源,傳統電網所面臨的嚴峻挑戰。透過數位化、整合化與智慧化的新一代電網技術,以及創新的 iVPP 智慧虛擬電廠平台,能有效協助企業進行能源管理、綠電採購與儲能優化,不僅降低營運成本,更提升永續競爭力。
日期:2025-03-19
《今周刊》週三(3/19)舉行「ESG永續台灣 第五屆國際高峰會」,發行人梁永煌分享,《今周刊》持續透過報導及日常運作落實永續,包括舉辦「還海行動」、「自綠生活節」等活動,以響應聯合國減碳行動「ACT NOW」,讓每個人的一小步,都能成為台灣永續一大步。經濟部主秘莊銘池強調,經濟部持續透過以大帶小等方式,助企業落實淨零,畢竟淨零對企業來說不但是加分題,更是決定能否進入供應鏈、取得訂單以維持生存的基本資格「必考題」。他說,將透過「產創條例」投抵、今年更提供116億元設備汰換補助,助產業共同邁向淨零。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則是分享,行政部門積極推動三項措施淨零碳排。第一,科技賦能,發揮台灣科技與硬體優勢;第二,資金支持,預估在2030年以前,綠色籌融資金額估將達新台幣5兆元,支持產業發展。第三,碳定價,讓碳費作為最有效減碳工具,估至2030年前,可減碳37百萬公噸CO2e,約當2005年排放量的14%。
日期: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