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呼籲,應拿「6300億元紓困預算的10分之1買疫苗」一事,行政院昨晚澄清,已編列115億元預算購買疫苗,之後還會新增224.5億元預算;不過,柯文哲今(30)日於疫情指揮記者會中質疑,「你預算都已經編了,加起來340億,那請問疫苗在哪裡?」
日期:2021-05-30
深夜的林口長庚醫院醫檢部仍亮著燈,有36位醫檢師24小時持續輪班。去年起,這個約50坪的實驗室,已率先全台其他醫院,悄悄地引進兩台全自動化的PCR篩檢儀器,每日有2000個檢體在此篩檢完畢,也讓長庚醫院成為篩檢國家隊的重要支柱。
日期:2021-05-29
因應全國實施疫情警戒第三級時間延長,為降低群聚感染之風險,維護學校師生健康及學習權益,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延長至110年6月14日(一)止;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補習班等各類教育機構亦請所有學生停止前往,留在家中學習。教育部提供之相關支援與配套如下:
日期:2021-05-25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日期:2021-05-24
國內疫情嚴峻,單周暴增逾1800例本土病例,因應各地確診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政務次長陳宗彥今(22)日表示,已完成疫調輔助系統協助地方進行疫調,並將新增防疫旅館達20569間。此外,112萬瓶酒精預計於下周一鋪貨至賣場,請有需要的民眾勿急著出門購買。
日期:2021-05-22
創新界奧斯卡「愛迪生獎」揭曉,法人科專連中三元:AI立體式智慧倉儲,高效搬有運無;微生物變身紡品染料,製程減碳無毒;精微熱處理設備,治精微如烹小鮮;看得獎技術如何展現創新能量,驅動產業邁向高值,競爭力再升級!
日期:2021-05-18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優化疫情調查效率及發掘可能風險個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行政院資安處、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合作開發「台灣社交距離App」,利用手持裝置的藍牙訊號強度,偵測使用者間接觸的距離與時間,以科技輔助記錄其過去14天內的接觸史。本款App近期於Android及iOS系統上架後,至今已超過400萬人次下載,並在App排行榜上獲得好評。
日期:2021-05-14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29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案1263至案1291,含昨(13)日晚間公布2例,包括案1272及案1273),皆為本國籍,為16例女性及13例男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其中4人無症狀,其餘25人發病日介於5月2日至5月12日。
日期: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