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台海的軍事平衡逐漸向中國傾斜,而國防部似乎沒有什麽突破性的强化。但台灣並非沒有機會可資利用。以淨評估方法論和合理資源分配的全軍戰略規劃,台灣可集中發展解放軍仍然脆弱的一些領域,例如指揮管制、電戰、飛彈防禦、和網路戰等,並以主動攻擊加強自身防禦。
日期:2025-04-11
總統賴清德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A Roadmap for Deeper Taiwan-U.S. Trade Ties)為題,署名「中華民國(台灣)總統賴清德 」(Lai Ching-te is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aiwan),投書「彭博社」。賴總統該文意在向全球讀者闡明台灣對台美貿易的戰略思考,及未來將透過對話努力排除雙方貿易障礙、增加台美投資,並將關稅化解為零。在文中,賴總統表示將依四大原則回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將以降低台美間所有關稅為共同目標,尋求重啟貿易談判;台灣將迅速擴大對美採購;擴大在美國各州的投資;致力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
日期:2025-04-10
台灣軍工個股最近檔檔飆漲,起因除了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重,最重要的是總統賴清德宣布,台灣國防預算將超過GDP的3%,以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壓力。這是對美國要求台灣承擔更多防務責任的回應。不過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詳細了解軍工個股可能不是這麼容易,這時候就可以透過台灣唯一的全球軍工ETF 00965來進行布局,讓軍工產業投資不會只侷限在台灣企業上。
日期:2025-03-31
總統府週五(3/14)上午10點半舉行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被提名人介紹記者會,由副總統蕭美琴主持,司法院院長提名人為高檢署檢察官蔡秋明,副院長提名人為最高法院法官蘇素娥,兩人過往都曾參與「拉法葉艦軍購弊案」偵審工作。
日期:2025-03-21
1938年,也就是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的前一年,法國與英國為了備戰,將約25–30%的政府預算用於國防支出。當戰爭爆發且法國淪陷後,英國迅速提高國防支出,將大約50%的公共支出投入戰爭。
日期:2025-03-18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培養商業精英,川普、馬斯克與川普的大兒子小唐納都是校友,由他們三人組成的華府決策圈,將以華頓的治理哲學,為全球政壇帶來衝擊。
日期:2025-03-12
「川普新政」為全球帶來不確定性,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形容,川普態度簡言之為「全世界都虧欠美國,中國欠最多」、「 對外加稅,對內減稅」,及不支持近岸外包、不容忍貿易赤字上升、不支持補貼政策、不支持對外結盟、不相信氣候變遷等「五不」。劉大年認為,不論是川普或拜登當政,美國都堅信如今中國是全世界唯一能在綜合國力上,能與美國競爭的國家。台灣要注意的不外乎應對提升關稅、改善貿易失衡、增加對美軍購與投資,但都應試圖勇敢地向美國提出更多符合台灣利益的需求。對於川普新政的挑戰,工商協進會常務理事潘思亮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就看如何與美國談到很好的「deal」。他建議台灣能成立一個國家隊,不只談半導體,也包含國防需求等,來和美國政府整體談判,勿讓企業單打獨鬥(指與川普談判)。
日期:2025-02-18
中國不斷增加對台軍事威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宣稱「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進犯台灣,企圖以暴力逼迫台灣接受中國併吞。路透社獨家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揭露,台灣正考慮向美國採購金額介於70億至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290億至3270億元)的軍武,期盼在中國持續對台施加軍事壓力之際贏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支持。
日期:2025-02-18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日再度針對半導體產業發表強硬言論,指控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川普並簽署行政命令,對所有向美國徵收進口關稅的國家,開徵「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對此,東海大學兼任教授、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受訪表示,「對等關稅」對新興市場壓力會比較大,對台灣這樣的出口導向國家來說,降關稅反而是好事,比較會有問題的是農產品,因為沒有任何一黨敢動農民選票。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國臣助研究員也指出,除了對美採購能源、降低台灣農產品關稅,還可考慮台幣升值,但不論是哪一種方案,都要盡快,不要等川普提出更激烈的方案。科技專家許美華直言,如果川普真的想要對台灣晶片課稅,早就可以宣布立刻開始,但川普沒有這麼做的原因就在於,台美晶片產業現在根本綁在一起,美國拿刀砍台灣晶片產業,同時也是砍向自己,川普終極目的是希望晶片製造回流美國,但用關稅做威脅。
日期:2025-02-14
台積電在美國召開的董事會,沒有如預期端在大投資案,只是行禮如儀公佈去年年報,及每季4.5元的配息,還有171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劃,看起來台積電準備以更長的時間來面對接下來的情勢。
日期: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