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度直逼強烈颱風的中颱杜蘇芮,原本預報路徑是在本島東岸登陸,往西北方向行進,也就是穿心颱,也一度可能成為三年十個月以來第一個中心登陸台灣的颱風。杜蘇芮這次不至於登陸,但每次颱風侵襲台灣,不僅影響台灣本身,甚至還造成東亞海空交通大亂。其實打開台灣近代史,可以發現,由於寶島位在東北亞及東南亞之間的關鍵位置,過去颱風在台灣造成的損害,常常不侷限於國人。1945年9月,發生在台東3000米高山的三叉山事件,就是颱風在台灣留下的深刻歷史印記。
日期:2023-07-26
美國聯邦眾議院於當地時間 14 日表決通過 2024 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NDAA),法案包含支持台美強化軍事協調、軍事網路安全合作等,其中一項引人注目的「誠實地圖案」更攸關台灣,此條款將禁止美國國防部使用任何將台灣納入中國領土的地圖。
日期:2023-07-15
「漢光39號」實兵操演將在7/24至7/28登場,共機艦襲擾我國海空域動作加大,近日多達56架次各式軍機,橫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台灣西南及東南空域,由於路線宛如「半包圍」台灣,引發關注。就在共軍現蹤台海不停採線,美國海軍一架P-8A反潛機周四也沿台灣海峽中線由北向南航行,國防部稍早也表示,P-8A反潛機航行期間,國軍亦綿密掌握周邊海、空域動態。
日期:2023-07-14
本月初訪台的前日本防衛廳長官(相當於我國國防部長)玉澤德一郎認為,目前共軍還沒有能力武力攻台,但中方正在認真研究二次大戰時期,美軍攻佔當時日軍控制太平洋許多島嶼的戰爭經驗,顯示北京對台意圖非常明顯。從當年美軍進攻馬紹爾群島、硫磺島到沖繩等島嶼作戰的經驗,甚至是未發生的盟軍進攻日本本土作戰計畫,他認為對於進攻方來說,至少要有3~5倍於防守方的兵力,才可能成功。照這樣推算,若台灣上下抵抗意志強烈,共軍想要進攻且控制台灣,估計需要多達130~160萬的兵力,「但中國現在根本沒有能力動員那麼多軍人」。但玉澤也提醒,北京天天在恐嚇台灣,就是希望按照孫子兵法,「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希望讓台灣自己喪失鬥志及士氣,不費一兵一卒就控制台灣,這點希望台灣要小心。
日期:2023-07-12
現年70歲的前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相當於我國軍方的參謀總長)岩崎茂表示,中共軍力過去20多年來確實快速成長,但軍力是否強大並非只取決於武器裝備本身,軍人的素質及能力同樣重要。根據他多年主持日本國防,與觀察鄰近國家國防的經驗,岩崎認為共軍士兵的素質,仍低於台灣、日本或美國軍隊。岩崎並未輕視共軍力量的威脅,特別是共軍採用彈射器(而非滑跳式起飛甲板)的第三艘國產航空母艦服役後,他認為對於日本及周邊國家的威脅將高於之前兩艘。由於台灣及日本均面臨中國軍事力量的挑戰,以及對國家安全的威脅,他認為日本不僅應加強與台灣的國防安全合作及交流,日方更應該好好借鏡台灣在抵禦中國網路攻擊(資訊戰)的寶貴經驗。
日期:2023-07-05
「普丁的勢力看起來確實變弱了。」俄國《獨立報》(Nezavisimaya Gazeta)總編輯列姆丘科夫(Konstantin Remchukov)評論著這位「鐵血總統」;美國非營利智庫「戰爭研究所」(ISW)也直言,克里姆林宮(Kremlin)正面臨著一場「極不穩定」的局面。ISW分析師指出,「瓦格納發動兵變暴露俄羅斯安全部隊的弱點,更表明普丁沒有能力及時使用他的軍隊,來消滅內部威脅,進一步削弱了他對軍事力量的掌控。」究竟一支私人傭兵是如何在兵變36小時內,「嚴重動搖」普丁政權?外媒甚至揭露,這場政變首度暴露出普丁23年來最脆弱的一面。
日期:2023-06-28
漢翔正在轉大人的路上這次軍工產業考察,我們來到高雄岡山看漢翔的發動機廠,這是每年為漢翔貢獻百億營收的零組件供應鏈。
日期:2023-06-28
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日前表示,共軍對台騷擾或威脅方式,從以往對台大規模軍事演習,或畫設演習禁航區等方式,變成共軍機艦常態性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出現。由於共軍機艦經常在台灣周邊現身,使國人警覺性低於久久一次中國對台軍事演習帶來的刺激,大家漸漸習以為常。馬振坤警告,從去年8月共軍圍台軍演和今年4月共軍環台戰備警巡聯合軍演期間,國人反應有不小差異來看,「值此中共對台軍事威脅日增之際,對台灣防衛意識最不利之溫水煮青蛙現象,已經出現!」
日期:2023-06-27
二○○九年十二月一日,亨利.凱薩被奉入「加州名人堂」,一般被認為是慈善企業家的他,其實是透過量產軍艦,幫助盟軍在太平洋戰線克敵制勝的關鍵人物。
日期:2023-06-14
時間是檢驗政治人物的溫度計臉書突然跳出小英總統上任後端出的六大核心產業,經過七年多,我差點忘記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內容,一個是半導體與通訊,二,結合5G,數位轉型的資安產業,三,接軌全球的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四,軍民整合的軍工產業,五,綠電與再生能源產業,六,確保關鍵戰略物資及戰備產業,也就是今天大家都在說的供應鏈安全問題。
日期: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