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軍事手段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軍事手段共有30項結果
政治社會

中國快艇闖淡水河非意外,灰色軍事騷擾為試探台灣底線!軍事專家:一提「這件事」中共就會動手

曾任中共海軍艇長的中國阮姓男子,日前駕快艇闖淡水河防地區,引發台灣輿論輿論一片嘩然。雖然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指此事純屬個人行為,不過,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受訪指出,近來每次台灣軍方頒佈交戰準則,中共就有相關動作,這次的突襲也是中共想要測試台灣軍方貫徹程度。

日期:2024-06-14

政治社會

共軍逼台海、擾金門...2027武力犯台最後期限? 政戰專家示警:中國企圖瓦解台灣人抵抗意識!

許多人擔憂台海危機,事實上無聲的煙硝早已悄悄開打!共軍派軍機繞台、無人機闖金門拍軍事基地、社群媒體網軍攻擊...等政治作戰威脅方式,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前院長余宗基將軍在《Today來讀冊》Podcast節目中解讀:「2027年,是中共武力犯台最後的時間底線。」

日期:2024-05-31

政治社會

無懼恫嚇!中國軍演後賴總統再度勗勉國軍,肯定花蓮部隊辛苦救災及應對共軍

中國解放軍甫結束軍演,總統賴清德繼上周四(5/23)視導陸戰六六旅後,周二(5/28)接續進行端節勗勉,前往花蓮視導陸軍混砲營、海軍海鋒機動第四中隊、空軍第五戰術混合聯隊,以慰勞國軍官兵。賴總統視察完各單位展示戰力,肯定官兵敏銳地完成各項操演,展現出國軍專業和高昂士氣。賴總統除肯定國軍花蓮部隊先前辛苦為花蓮地震救災,也表示已聽取聯隊飛行員說明對共機擾台的因應作為,以及戰機裝備性能,強調「保家衛國沒有假期」,正因為有國軍弟兄姊妹堅守崗位,國人才能安心過節。

日期:2024-05-28

政治社會

520就職典禮》賴清德就職演說搶先看!聚焦「四大關鍵元素」:落實在國際「上架台灣」

準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就職講稿內容備受關注,國安人士表示,賴清德講稿內容大致分為四部分,520就職演說預料仍會延續當選之夜的談話基調,未來執政團隊將會以「穩健、自信、負責任,促進團結的態度」;面對中國對台的四項手段等,強調造成效果是國際社會更關心台灣,更關心是可以確保共同維持現狀的利益。

日期:2024-05-18

政治社會

台海持續緊張,中東火藥庫卻先爆了!以色列與伊朗4月互相攻擊後,台灣如何看待未來變數?

烏克蘭、以色列及台灣,是世界經濟論壇(WEF)列出的2024年全球最可能情勢升高的三大地區熱點,若有不測恐衝擊國際政治、全球經濟及地區安全,影響層面都非常廣。沒想到,台灣海峽只是持續緊張,中東火藥庫卻先爆發了,以色列及伊朗直接以自有武力跨國攻擊對方,一改過去幾十年的中東局勢格局。長期觀察中東局勢的英國杜倫大學現代中東政治經濟學博士劉長政認為,以色列及伊朗都有國內政治的問題,未來依然可能轉變為進一步的對外「文攻武嚇」,撼動地區局勢。其次,中東地區新強權土耳其,以及11月將迎接大選的美國,也是值得注意的要角。

日期:2024-05-09

政治社會

中國統戰並非只是統一台灣而已

中國一直在針對台灣、美國和世界許多國家進行一系列隱匿且全面的政治作戰,以實現其國家極權目標並獲取全球霸權地位——不費一兵一卒、不需開任何一槍。美國國防部戰略專家與智庫學者葛宣尼克教授,他發現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全球倡議、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衛生外交戰、頑強的「戰狼」與「小粉紅網軍」,以及對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持續入侵,都只是北京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政治作戰典型手段。

日期:2024-04-23

政治社會

投降主義、疑美論聲音沒少過,看看8成菲律賓人為何不惜與中國一戰?「小國結盟抗中」成台灣借鏡

美國總統拜登4月11日將與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三方峰會。白宮透露,3人將推動「自由開放印度太平洋的共同願景」。

日期:2024-03-20

政治社會

德國之聲專訪全文/「我不認為習近平在推動統一,必須相信他」馬英九:中國強太多了,台灣如何自衛都無法抵禦

臺灣大選在即,前總統馬英九接受DW專訪。去年才訪中的馬英九反復強調,他8年任內台海平靜無波,現在的備戰思維恐帶來災難。他也提到了兩岸統一的條件就是和平跟民主,要由人民決定,並強調要試圖說服北京,以武力作為最後的手段,可能永遠也得不到臺灣。

日期:2024-01-11

國際總經

G7對中從「脫鉤」轉向「去風險」?學者直言美中博弈美國雖占上風,但台灣應注意「溫水煮青蛙」效應

俄烏戰爭及中國對台軍事威脅成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關注焦點,不過學者王宏仁觀察到這次G7峰會也有為了繼續與中國交往而有一定程度的妥協作法,包括將原本與中國「硬脫鉤」改以新詞彙「去風險」化取代,但仍堅定不希望中國有任何片面改變台海的舉動。學者尹麗喬則認為,儘管G7峰會許多文件都提到要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的穩定關係,並非追求脫鉤而是去風險化,但美中外交博弈仍是美國占上風,這包括美國操作的「討厭中國」輿論仍非常強,以及在中國在挖美國牆角之餘,美國其實仍持續在運作菲、韓深化對美關係,以及鼓勵韓日外交破冰。學者馬振坤則示警,儘管中共不斷加速建設以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所需的能力,但因共軍機艦擾台太頻繁,讓台灣民眾逐漸失去警覺性,如此「溫水煮青蛙」的效應已現,這是當前對台灣最危險的事。

日期:2023-05-22

政治社會

前英國首相特拉斯稱「絕不能讓中國改變台灣」 為何現在英國對中國好「ㄘㄟˋ心」?原來是2020年北京做「這事」

中國與英國外交關係,正出現73年來的最大變化。英國早在1950年1月,就承認了由中共建政才幾個月的中國,是第一個給予外交承認的西方大國。但在2022年10月,新上任的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稱「中國是英國的長期威脅」。本周訪台的前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更鼓吹,世界各國要全面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並要借鏡冷戰時期西方世界應付蘇聯的經驗,共同因應中國多方面威脅。英國長期對台灣冷淡,為何特拉斯在位時就說了兩次「自由世界要確保台灣有自衛能力」,英中關係則是快速冷卻?問題可以追溯至1984年,對於香港前途的中英聯合聲明。

日期: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