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的衝擊,對全球電子業持續發揮巨大的影響,不過,在美中對決的態勢下,台灣可能失掉部分大陸市場商機,但卻開啟更多與其他盟友的合作空間,其中我最看好的就是台灣與日本的聯盟。台日積極展開更大範圍及更高層級的聯盟合作,將是未來20年台灣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大趨勢。
日期:2023-11-17
第15屆「奧斯陸自由論壇」(Oslo Freedom Forum)週三(10/18)在台北登場,這是國際人權盛會第4度在台灣舉辦。主辦單位人權基金會邀集世界各地的人權捍衛者、倡議家,帶來激勵人心的演說、奮鬥經驗談。
日期:2023-10-18
彭博社報導,數家台灣科技公司正在協助華為在深圳打造晶片廠以規避美國祭出的制裁。現在正逢台灣大選且北京對台灣的文攻武嚇日益升高之際,如此不尋常的合作可能激起台灣國內的不滿情緒。被該報導點名的台灣公司包括亞翔工程(L&K Engineering)中國子公司、崇越科技(Topco Scientific)中國子公司、矽科宏晟 (Cica-Huntek Chemical Technology)等。
日期:2023-10-03
烏克蘭前總統顧問阿列斯托維奇(Oleksiy Arestovych)今年初因談及烏克蘭防空系統誤擊第聶伯羅社區大樓造成至少44人罹難,引發全民公憤後,提出辭呈,阿列斯托維奇3日直播時又爆料,稱原本美國要撥給烏克蘭的資金,已經準備好轉移給台灣,感嘆台灣已經很有錢了,跟正在進行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烏克蘭不同。
日期:2023-08-10
本月初訪台的前日本防衛廳長官(相當於我國國防部長)玉澤德一郎認為,目前共軍還沒有能力武力攻台,但中方正在認真研究二次大戰時期,美軍攻佔當時日軍控制太平洋許多島嶼的戰爭經驗,顯示北京對台意圖非常明顯。從當年美軍進攻馬紹爾群島、硫磺島到沖繩等島嶼作戰的經驗,甚至是未發生的盟軍進攻日本本土作戰計畫,他認為對於進攻方來說,至少要有3~5倍於防守方的兵力,才可能成功。照這樣推算,若台灣上下抵抗意志強烈,共軍想要進攻且控制台灣,估計需要多達130~160萬的兵力,「但中國現在根本沒有能力動員那麼多軍人」。但玉澤也提醒,北京天天在恐嚇台灣,就是希望按照孫子兵法,「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希望讓台灣自己喪失鬥志及士氣,不費一兵一卒就控制台灣,這點希望台灣要小心。
日期:2023-07-12
我特別大膽預言,台灣房市未來技術面走勢,將面臨「邪惡的第七循環」,主要從三大面向作出判斷與預測:
日期:2023-07-08
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日前表示,共軍對台騷擾或威脅方式,從以往對台大規模軍事演習,或畫設演習禁航區等方式,變成共軍機艦常態性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出現。由於共軍機艦經常在台灣周邊現身,使國人警覺性低於久久一次中國對台軍事演習帶來的刺激,大家漸漸習以為常。馬振坤警告,從去年8月共軍圍台軍演和今年4月共軍環台戰備警巡聯合軍演期間,國人反應有不小差異來看,「值此中共對台軍事威脅日增之際,對台灣防衛意識最不利之溫水煮青蛙現象,已經出現!」
日期:2023-06-27
俄烏戰爭及中國對台軍事威脅成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關注焦點,不過學者王宏仁觀察到這次G7峰會也有為了繼續與中國交往而有一定程度的妥協作法,包括將原本與中國「硬脫鉤」改以新詞彙「去風險」化取代,但仍堅定不希望中國有任何片面改變台海的舉動。學者尹麗喬則認為,儘管G7峰會許多文件都提到要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的穩定關係,並非追求脫鉤而是去風險化,但美中外交博弈仍是美國占上風,這包括美國操作的「討厭中國」輿論仍非常強,以及在中國在挖美國牆角之餘,美國其實仍持續在運作菲、韓深化對美關係,以及鼓勵韓日外交破冰。學者馬振坤則示警,儘管中共不斷加速建設以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所需的能力,但因共軍機艦擾台太頻繁,讓台灣民眾逐漸失去警覺性,如此「溫水煮青蛙」的效應已現,這是當前對台灣最危險的事。
日期:2023-05-22
裴洛西訪台後共軍繞台軍演,愈來愈多全球客戶要求台灣供應商從中國和台灣以外的工廠供貨,兩岸緊張局勢的隱含成本如果可以轉嫁給消費者就沒有太大問題,但在通膨壓力下,難度不低。
日期:2023-04-19
今周刊編按:根據印尼媒體報導,印尼外交部公民保護局指出,印尼政府將繼續關注台灣事態發展,為預防各種可能性,已與印尼駐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合作,為35萬名在台印尼公民制定應變計畫。除了印尼,根據《中時新聞網》指出,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加碼透露,還有其他國家也正在討論擬定撤僑計畫,或是增派來台安全人員。對此,外交部表示,持續與各國駐台代表機構保持密切聯繫,就區域情勢交換意見,並適時提供各國為保護在台公民所需的必要協助。
日期: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