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身心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身心科共有82項結果
情感關係

兩次想輕生、把女兒罵到像殺人犯…《無邊》導演楊力州長期抗憂鬱:「讓不喜歡的自己,死在南極!」

2019年台灣組成一支南極探險隊,由導演楊力州拍攝為紀錄片《無邊》,不僅紀錄團隊遠征南極歷程,更是一趟生命的回望、巡禮,探索人與母親、大地甚至是與自己之間的關係。楊力州說:「想帶領觀眾往外冒險,也往內(心)冒險。」

日期:2023-01-06

健康

「原本我以為跑步的人都是笨蛋」10歲後放棄運動直到44歲慘遭身體報復...一個文組大叔的中年反省

原本我以為跑步的人都是笨蛋。我是真的這麼想的,當然這完全就是偏見。比賽就算了,又不是運動選手,普通人跑那麼長的距離有何樂趣可言?那種把馬拉松和人生畫上等號的論調令我嗤之以鼻,無論是跑步時穿的運動服或跑者臉上的神情,那種「認真感」也是看了就煩。我最後一次從事像樣的運動,大概可回溯到小學4年級加入少年棒球隊打的棒球。10歲之後,我就放棄所有運動了,過著極度文組的生活。出社會之後,工作時會用動到的肢體只有手肘到指尖這一段。儘管是名體虛男子,幸好年輕能彌補一切,即使一邊嘆氣說「本大爺就是體質虛弱」,偶爾熬夜工作還是辦得到的。然而,這樣的生活型態終究迎來了極限。

日期:2022-12-07

政治社會

艾成生病6年為何不就醫...看精神科吃藥、親友陪伴就會好?抑鬱症患者:事情沒大家想的那麼簡單

藝人艾成昨日(8/17)上午驚傳墜樓身亡、享年40歲,據親友透露,艾成過去5、6年情緒相當不穩,曾經還有疑似中邪狀況,整個人像發瘋似的狂吼、出現幻聽,雖然妻子王瞳和教友們不斷給予關心、陪伴,但有不少人質疑,艾成明顯已經是重度憂鬱症,為何不將他就醫,任由這樣情緒惡化導致憾事發生?一名罹患抑鬱症11年的患者分享自身經歷及心聲,表示事情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憂鬱症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是患者一輩子的課題」。

日期:2022-08-18

健康

「我怕明天見不到妳」艾成墜樓亡...曾曝心跳狂飆、不敢睡,醫揭「恐慌症」常見症狀

編按:40歲藝人艾成驚傳今日(8/17)上午在蘆洲捷運站共構大樓墜樓,墜落於3號出口處,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艾成當場死亡未送醫,詳細原因仍需警方調查釐清。艾成24歲在馬來西亞出道,2008年來台參加選秀節目《超級偶像》成名,並獲得超偶第二屆冠軍。他與藝人王瞳相戀多年,2020年結婚,小倆口兩週前才甜蜜歡慶結婚週年。但艾成在台創業並不順利,《ETtoday新聞雲》6月曾報導,艾成創立的「艾叻沙」全盛時期有4間店,2年前疫情爆發時出現危機,艾成一度陷入恐慌,及時將餐點轉做便當外送度過。但疫情持續2年多,仍不敵高價房租,4月底忍痛收掉西門町創始店,虧損500萬元。當時他透露,有天在教會唱歌到一半頭昏,回家測血壓飆高到170、心跳120多下,狀況很嚴重,睡覺不敢閉眼,一手緊抓老婆王瞳的手,另一手放在自己的心臟上,更對她交代遺言:「妳不要睡,我怕明天見不到妳。」當時艾成說自己身體出狀況,常常睡不好覺,「有想過若自己真的離開,心裡是不甘心,我最捨不得Haru(毛小孩)跟王瞳。」心跳很快、胸悶吸不到氣、手部發麻、頭暈,覺得自己快暈倒甚至快死掉了…,這些其實都是「恐慌症」的表現。林新醫院身心科主任蕭宇廷表示,恐慌症好發於中年人或年輕人,有上述的症狀時,應儘速至身心科就診,千萬不要延誤而錯失治療先機。(原文刊載於2019/12/18 ,更新時間為2022/8/17)

日期:2022-08-17

政治社會

才發文「愛是人世間最難的功課」…40歲藝人艾成驚傳墜樓身亡

40歲藝人艾成週三(8/17)上午10時驚傳在蘆洲捷運站共構大樓墜樓,墜落在3號出口處,艾成當場死亡未送醫,詳細原因仍需警方調查釐清。艾成的妻子王瞳,在接獲丈夫墜樓身亡消息後,她已到派出所製作筆錄,並在教會朋友陪伴下禱告。艾成遺體近1時運抵板橋殯儀館暫存,將待筆錄製作完畢後由檢察官進行相驗。

日期:2022-08-17

政治社會

「為了模型好幼稚!」她因哥吉拉被離婚,討拍挨轟:尊重呢?作家揭母丟光漫畫…因3個字冷戰兩年

近日網路上掀起一波「哥吉拉炎上事件」,一名妻子擅自將老公收藏的哥吉拉模型當「伴手禮」送親戚小孩,不料老公發現後暴怒提離婚,她不解「為何對方這麼幼稚」,「像個小朋友一樣在鬧」……上網想公審另一半卻反遭批評不尊重人在先!連知名作家藤井樹也以自身經驗回答這名人妻,為何夫妻情會因「區區1隻哥吉拉」而破裂?

日期:2022-07-18

健康

獨家》219位精神科醫師大調查,教你如何面對自己與親友的情緒地雷 當憂鬱症來敲門

編按:歌手李玟晚間驚傳過世,享年48歲。她的親姐在臉書發文證實,李玟數年前罹患抑鬱症,長時間和病魔抗爭,近日病情卻急轉直下,7月2日在家中輕生,送院後一直處於昏迷狀態,經醫院團隊努力搶救及治療3天,仍然今(7/5)與世長辭。今周刊於1350期即以憂鬱症為封面故事,完整報導這個疾病。(原文刊載於2022/11/2,更新時間為2023/7/5)

日期:2022-07-05

健康

「10歲就開始住垃圾屋,連我爸也不回家」⋯資優女悲吐母囤積真相,過來人勸別做這事:會大爆發

長期囤積物品,是念舊,還是生病?這種看似「惜物」的極端行為,極有可能是心理方面出現狀況了!有網友發文,自己從小就住在垃圾屋內,連客廳長什麼樣子都忘了,因為媽媽「會去收集人家不要的東西堆在家裡,真的很可怕」,更透露爸爸因沒地方睡「也不再回家了」。此文一曝光,不僅讓不少人同情原PO的處境,更引發許多共鳴,有過來人便道出,「囤積症真的沒救的,只能你自己搬出去,你丟他東西可能被他罵,這是我的經驗」。

日期:2022-06-02

職場

「最怕同學發現我在收垃圾...」建中畢業30年後,他領悟人生3堂課: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醫師只是我有了自信之後的副產品,我現在覺得我是不是醫師不重要,我相信我做什麼都能成功,這才重要。

日期:2022-03-01

政治社會

被隔離病患、無診所漁村、偏鄉綠島…都因它受惠! 三個現場、五則故事 看見遠距醫療的落地

一場疫情,讓遠距醫療,這個過去被認為難以在台灣落地的科技,變成降低醫護染疫風險的利器。在隔離病房的新手母親、沒有任何一家民營診所的北海岸偏鄉、還有長期處於醫療資源匱乏的綠島……,我們用三個現場、五則故事,帶你看見這兩年疫情下,台灣醫療反向突破的改變。

日期: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