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美股全面收漲,激勵台股周三(6/19)以上漲101.02點、22858.45點開出,隨後漲勢擴大,大漲超過300點,就在總統賴清德就職滿月演說之後,台股更是飆破517點、最高來到23275.3點,終場收在23209.54點,上漲452.11點或1.99%。台積電(2330)盤中上漲41元或4.3%至984元,市值衝破25兆,終場收在981元,上漲38元或4.03%。至於鴻海(2317)一度觸及208元,上漲超過4.7%,續寫16年新高,除了實現8年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200元退休價」,股價再度往上飆新高,終場收在203元,上漲4.5元或2.77%。廣達(2382)走勢更是強烈,10點之後呈現陡升式的拉法,漲幅超過8.4%來到318.5元,買盤瞬間湧入,創下1999年、25年以來新高,終場收在316元,上漲25元或8.59%。至於聯發科(2454)終場收史上新高1485元,上漲80元或5.69%。三大法人周三買超495億元,其中外資買超485億元、創史上第7大,投信買超40.9億元,自營商合計賣超31.3億元。
日期:2024-06-19
(今周刊1431)隨著多檔大漲過後的科技股面臨漲多修正,市場資金似乎有望轉往生技股,醞釀補漲機會;但展望未來,究竟哪些生技股可望受到市場資金青睞?
日期:2024-05-22
台股面臨二萬點整數關卡之際,在居高思危下,除了AI、台積供應鏈、重電及ETF籌碼鎖定股,市場資金也開始尋找低基期個股。名家在此分享仍有機會再漲三成以上的觀察名單,提供投資人做拉回布局的參考。
日期:2024-03-20
距離台股兔年封關只剩最後一個交易日,截至 2/2 止,累計漲幅已達 25.46%,投信法人看好今年降息趨勢,企業獲利反轉向上,展望龍年,大盤有望再戰歷史新高、力拚萬九,焦點仍以成長性最強的半導體產業及 AI 供應鏈為主軸,另外,消費性電子、電子紙、紡織、風電等低基期、高成長產業,仍可伺機關注,一般投資人若擔憂挑戰個股布局風險偏高,不妨於年後改採台股 ETF 成長前景看好的科技產業進行被動投資,掌握龍年財富增值的契機。
日期:2024-02-04
時序來到2023年年底,凱基投顧、凱基證券與凱基亞洲在週三(12/13)舉行「凱基鑫觀點投資展望記者會」,在台股的部分,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預估,2024年為AI貢獻元年,預估明、後年台股企業都有2成獲利增長,加上保單資金流入、外資可望由賣轉買,看好台股高點上看19000點到20000點。
日期:2023-12-13
聯準會(FED)升息預期再起,美股主要指數全盡墨,台股再創波段新低。終場收跌97.96點,報在16664.21點,成交量為3050.12億元。上周五外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賣超210.5012億元,投信賣超4.3496億元,自營商賣超40.6565億元,三大法人賣超255.50億元。
日期:2023-07-09
二○一六年,由谷歌(Google)開發的AI圍棋軟體AlphaGo,在「圍棋界人機世紀對決」中,以四比一擊敗韓國棋王李世乭,引起人們對AI在應用面的廣泛討論。時隔七年,AI技術已進步到開始學習「講人話」。
日期:2023-02-15
LVMH、法拉利等歐洲精品及豪車業者公布去年財報,皆繳出優異的營收、獲利數字,隨著這些品牌的股價今年持續走強,投資人該如何觀察精品族群?
日期:2023-02-08
9檔台股ETF將率先上演「除息秀」,最愛配息的股民蠢蠢欲動,要不要參加除息行情?投資人該如何挑選標的?
日期:2023-01-11
就在美國聯準會釋出「為對抗通膨不排除再升息」的訊息後,全球股市與台股跌多漲少,儘管屢屢傳出台股有國安基金撐腰,但還是難擋跌勢。
日期: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