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倒數15天,下週三(1/3)凌晨起不可再發布民調數字,台灣民意基金會週五(12/29)公布封關民調,提問如果明天投票,您會投給哪一組?結果顯示20歲以上台灣人,有32.4%支持「賴蕭配」,領先「侯康配」的28.2%超過4.2個百分點,至於「柯盈配」則是24.6%,尚有15%左右民眾未決定要投誰。至於《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第100波民調則是顯示,「賴蕭配」支持度40.2%、「侯康配」以28.7%居次,民眾黨「柯吳配」則為18.4%,與賴蕭配差距拉開達11.5個百分點。
日期:2023-12-29
中共介入台灣2024選舉,這次把手伸向天團五月天!路透報導多位知情人士及一份文件顯示,中國要求五月天必須要在1月大選前對外發表親中言論,認為可以影響台灣百萬首投族年輕人選票。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晚間表示指出,路透報導是徹頭徹尾的假消息,中國有關部門向「五月天」施壓完全是子虛鳥有。陳斌華表示,路透報導引述台灣有關機構的文件,說明民進黨在蓄意製造謠言,這是陰險惡毒的政治操弄。「希望廣大台灣同胞認清他們的圖謀,不要上當受騙。」
日期:2023-12-28
總統電視政見發表會第2場週二(12/26)登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第3階段火力全開,直指國民黨為台灣帶來3大禍害,包含死抱「一個中國」神主牌,由反共變親共、黑金體質不改,傷害民主價值以及為了取得政權不擇手段等。砲轟「國民黨對得起經國先生嗎?對得起生養它的這塊土地嗎?對得起廣大的台灣人民嗎?」對此,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在臉書表示,「國民黨和我從不認同共產主義、從不親共,始終堅持反共保台!」更承諾未來在侯友宜與他任內,絕不會推動統一談判,今天的兩岸沒有統一條件,只能為下一代鋪陳一個可以看得更遠的環境,兩岸在不同的制度上各自發展,或許三、五十年後,讓下一代決定兩岸的未來。
日期:2023-12-27
國民黨籍屏東縣議長周典論週一(12/25)因涉入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總統連署遭檢調約談,訊後屏東地檢署認為其涉違反選罷法連署行賄罪,週二(12/26)凌晨法院認其有串滅證之虞,因此裁定羈押禁見。國民黨考紀會主委黃怡騰表示,將會按照黨紀處理周典論、周孟蓉,但強調此案跟前中常委范成連案不同,無法比較。
日期:2023-12-26
2024總統大選只剩不到1個月,藍綠白打得火熱,除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萬里老家違建爭議,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凱旋苑」房租也引起熱議,副手趙少康竟認為,租金高低是市場機制使然,「覺得貴就不要租」。對此,律師林智群在臉書發文表示,「一方面要求居住正義,一方面又說房租要調多高是自由經濟,要不要看一下自己在講什麼?」對於凱旋苑疑似1戶1門牌,林智群也直言:「會這樣分割,就是要避稅。如果房屋現值在10萬2000元以下,可以免繳房屋稅,整棟宿舍算一間的話,房屋稅很驚人,切成99間,全部免繳,這個算盤真的不錯欸。」不過侯友宜競選辦公室周一(12/25)曾說明,「凱旋苑」已由新光人壽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公司租下代管,管理皆是由新壽向租客負責,侯友宜從未經手。
日期:2023-12-26
2024總統大選倒數計時,藍綠白三黨戰火猛烈,整理過去一周各家民調,過去一周經過12月20日總統政見會,賴清德老家違建爭議,賴蕭配和侯康配持續膠著,在年輕人支持度部分,侯康配略升,賴蕭配略降。
日期:2023-12-24
週五(12/22)晚間7時舉行首場副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首輪第一位發言的民眾黨吳欣盈,主打經濟牌,將演講重心放在台灣經濟、國際外交層面,更拿威士忌品牌Johnnie Walker(約翰走路)比喻台灣人喜歡向前走的精神,讓觀眾感到些許錯愕。此外,吳欣盈也談到20年前剛回台時,同樣都是在金融業工作,但台灣拿到的薪水「只有在英國工作的還不到一半」,直言「民眾黨就是台灣的水電工,面對像一攤死水的經濟,我們要透過接軌國際打通水路。」
日期:2023-12-23
藍綠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蕭美琴今天在電視政見會就兩岸議題激烈交鋒。趙少康質疑民進黨執政將遂行「台獨」、「消滅中華民國」;蕭美琴則猛攻國民黨一味親中,將禍害台灣經濟、國防、外交安全。
日期:2023-12-23
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今在台大演講。趙少康一上台就高喊,「我要聲援黎智英」,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因違反國安法被關,可能關到死,他要聲援自己的好朋友黎智英;大陸不善待香港,已使自己不願意去香港,也不願去大陸。
日期:2023-12-19
中國在選前宣布認定台灣違反ECFA而構成貿易壁壘,引發藍綠對槓。藍營指台灣對中存在「不公平貿易」,稱「侯康配」當選可解決,綠營則反批違反WTO規範、揚言破壞ECFA的是中國,「侯康配」卻反過來幫中國批評台灣。學者吳大任研判,中國雖認定構成貿易壁壘,但仍提出3項管道欲解決目前爭議,其中最可能優先採行的是就現有機制啟動雙邊磋商,若雙方能在這個層面就解決爭議,雙方仍不至於走到終止ECFA的程度。吳大任說,中國雖選擇在選前宣布此事,不論依循何種管道,就實際執行面上,都不可能在1個月內完成程序,勢必得等到選後才處理。他也認為不論哪個團隊當選,選後都該謹慎處理。
日期: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