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美國將對所有銷美鋼鋁產品課徵25%關稅且無豁免,市場看好台灣鋼廠重回平等競爭,將帶動鋼價上漲,激勵中鋼(2002)股價噴出,繼周四(2/13)一度亮燈漲停後,週五(2/14)攻勢繼續,最高來到23.5元,終場收在23.25元,上漲1.35元或6.16%,更爆出25萬張天量、為3年來最大量。中鋼股價自1/13低點17.85元,週五盤中觸及最高23.5元,短線漲幅已經高達3%,且年線成功收復,且外資逆勢買超中鋼高達77162張,居買超個股冠軍,破底翻格局幾乎確立。分析師認為,以鋼鐵股來說,大成鋼受惠最大,其他沒有美國產能的鋼鐵股,受惠有限,長線佈局可以,短線能不能延續強勢力道,要看川普後續的關稅政策,還有市場的解讀。
日期:2025-02-14
在2024年繳出好表現的黃金,在進入2025年後也持續上攻,在2月11日一度衝到了每盎司2942美元的歷史新高,但也伴隨著獲利了結賣壓而有所拉回,今年以來上漲已超過10%的金價,接下來還有持續上攻的空間嗎?
日期:2025-02-13
編按:作者Ryan爸爸是一位年約40歲的高中數學老師,當初因為嚮往教職退休金制度,放棄高收入的科技業,誰知才踏入教育圈沒幾年,政府就開始推動年金改革 。憤慨之餘,突然醒悟與其擔心之後領不到退休金,不如靠自己創造,於是展開了存股投資之路。平時喜愛研究投資以及閱讀,於2022年創立IG帳號「RYAN爸爸理財誌」,分享自己的投資存股經驗、心得和理財書籍,存股邁入第16年,也曾因為不正確的投資心態而損失慘重,終於在2024年股息突破百萬元關卡,存股策略不僅領取股息,也致力於總資產的增長,朝著股息與資產增長的雙贏計畫持續前進。
日期:2025-02-13
今周刊編按:指數編纂公司MSCI(明晟)周三(2/12)公布季度調整結果,全球標準指數新增台光電(2408)、嘉澤(3533)2檔台灣成分股,刪除南亞科(2408)、華新(1605)2檔。至於全球小型指數部分,新增星宇航空(2646)、台灣虎航(6757)等10檔,刪除營邦等41檔,調整結果預計2/27收盤生效。星宇在入列MSCI全球小型指數消息傳出後,股價最高來到29.25元,一度上漲近7%,加上甫宣布 6/2 起開闢台北飛加州安大略航線,成為北美航網第4個航點,對營運也更將加持。而在台股權重部分,MSCI全球市場指數中,台股權重由1.94%上調至1.96%;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中,台股權重由20.02%上調至20.16%;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中,台股權重由22.76%上調至22.89%,最新權重將在2/27收盤生效。
日期:2025-02-12
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在本周宣布對多個國家的對等關稅,也可能包括台灣製造半導體產品,台股週一(2/10)開盤即相對疲弱,終場收在23252.14點,下跌226.13點或0.96%。其中台積電(2317)盤中跌幅一度超過2.2%,最低來到1100元關卡,表現要來得比其他科技股重,主要是反應上週五台積電 ADR(TSM) 跌幅逾2%,加上台積電首度將赴美國開董事會,傳出可能會有重大訊息將公布,讓市場投資人也先行觀望。而盤後台積電也罕見發出聲明,指出元月6.4地震確實影響首季財測,估將較趨近250億美元到258億美元展望之低標,認列扣除保險理賠後之相關地震損失約新台幣53億元。至於赴美開董事會一事,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提到,最近業界都在討論,台積電是否會擴大投資美國,有可能會技術入股或小償技術轉移英特爾數百億美元,來換取免死金牌,他推估有三套劇本,但期待這些關鍵詞不要全部發生「但在川爺新政府的壓力之下,我們有任何談判籌碼嗎」?今周刊顧問、「投資最重要的事」專欄作者張弘昌則是認為,因台積電不屬美國企業,川普必須設法讓美國能夠掌握晶片生意優勢。「他可能會要求台積電加速在美國先進製程擴廠進度,或將研發移至美國,甚至分享部分技術給Intel…」。張弘昌說,川普很清楚台積電技術領先不會受影響,即便被課關稅也擁有良好成本轉嫁能力,所以他提出的晶片關稅更像是一種「談判籌碼」。而2025年AI市場將從科技巨頭軍備競賽,轉化為百花齊放格局,川普上任產生的不確定性增加,張弘昌建議投資人以短空長多視野進行佈局,手上要保留現金,適度降低槓桿應付震盪格局。
日期:2025-02-10
慘烈新春開盤800點黑K,國家隊155億銀彈資金進場,同時美債4.5%防線潰堤,全球資本流動方向與金融市場究竟在演什麼劇本?本期文章重點:一、國家隊155億銀彈,加權指數浮現止跌訊號?二、美債殖利率失守4.5%關鍵防線。
日期:2025-02-10
亞洲次世代數位科技媒體集團TNL Mediagene(TNMG)在去年12月6日風光掛牌納斯達克,股價最高來到17美元,但從線圖來看卻似乎僅是一日行情,交易6天即跌破10美元大關,截至週三(2/5)股價只剩2.61美元,崩跌超過84%。
日期:2025-02-06
本田和日產汽車之間的業務整合談判破局!日產周三(2/5)已決定撤回與本田就經營整合達成的基本協議書(MOU),後續是否重新展開協商,或僅純電動汽車(EV)繼續合作,將在今後另行討論。消息一出,日產股價應聲大跌逾4.8%,而本田股價則是暴漲超過8%。消息人士透露,本田曾提議在2/1前將日產收為子公司,但日產因將失去經營主動權而強烈反對該提議,合併談判本身也有可能失敗。日本讀賣早前報導,日產汽車高層周二(2/4)表示,「幾乎不可能滿足兩家公司股東都能接受的條件,已經不可能了」日本伊藤忠綜合研究所早前曾提出觀點認為,如果需要出手救援陷入經營危機的日產汽車,其實鴻海比本田更適合,因為現在日產最需要的不是擴大生產規模,而是開發新產品的速度,這點鴻海明顯更有優勢。
日期:2025-02-05
美國宣布對墨西哥進口產品課徵25%關稅後,又稱將延後一個月實施,鴻海 (2317) 恐受到衝擊,週一(2/3)最低來到 163.5 元,創近半年低點,收盤跌逾8%,週二(2/4)則是收在165元;外資連兩天賣超逾12.5萬張。(註:週三鴻海股價午盤上漲逾3.3%,重新站上170元之上)
日期:2025-02-05
川普上任後對於國際市場衝擊最大的就是關稅政策,哥倫比亞原本只是拒收軍機載運遣返非法移民,差一點成為第一個被關稅大棒打擊的市場,而加拿大被加徵25%關稅後,馬上反擊宣布對美商品也加關稅,引發全球通膨與貿易壁壘風險,在這樣的環境下,強勢美元還能續攻嗎?
日期: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