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償提供台灣疫苗,中間得到許多人的協助,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也是關鍵人物之一,他和台灣的緣分也特別深遠。
日期:2021-07-09
美國喬治城大學去年舉行線上研討會,邀請美中台討論美國對台政策,當時談到台獨,國安會前秘書長、現任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在會中表示,「台灣務實的政治人物不會這麼做,除非瘋了。哪怕如前總統陳水扁最後也會踩煞車。」
日期:2021-07-04
雙北在 5 月中旬陸續爆發染疫群,政府向國外採購疫苗卻屢次卡關,不過日本在6 月 4 日送及時雨,空運 124 萬劑AZ 疫苗抵達台灣,象徵著台日關係的重大突破。
日期:2021-07-02
從PPI、CPI的數字來看,美中均面臨通膨壓力,兩強各自出招,金融市場亦出現變化。而這一輪美國催化的通膨,很可能是與中國經濟戰交鋒的第一回合⋯⋯。
日期:2021-06-23
日前,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漢莉娜,獲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確定出任下屆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主席,這位年僅三十二歲的法律學者,何以讓臉書、亞馬遜等全球科技巨頭如坐針氈?
日期:2021-06-23
「每年都有高配息的基金或股票是不是比較好?」「月配息基金是不是比較好?」「跟你說,我還有找到週配息的基金,這樣是不是很賺?」以上都是讀者心中常有的疑問,或者是曾跟周圍同事、親人討論過的話題。
日期:2021-06-18
主管們在徵人時該注意些什麼?他們應該只看專業能力、分數,或只看外表?如果他們只憑可以存到電腦裡的東西來選擇員工的話,這些主管就是把重點放錯了。如果主管也能重視「這件事」,將有很大幫助。
日期:2021-06-17
台灣COVID-19今(11)日新增286例本土病例、24死,其中台北新增49例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表示,北市市場將啟動科技防疫,且15日起第一至第三類對象未接種第一劑者、75歲以上長者,以及住宿型長照相關人員,將開始施打AZ疫苗。北市府也推動「疫苗機動接種隊」到宅接種。針對疫苗接種平台進度、各縣市分級警戒,柯文哲說,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有與北市府接洽,告知接種平台來不及做好,「我們就自己想辦法,早就跟你們說要準備,這不是一年前就要準備的嗎?」
日期:2021-06-11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資深媒體人蔡玉真分享,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
日期: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