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親若要將大筆資產轉移給兒女,與其直接給錢,不如先幫忙購置房地後再贈與,更能起到節稅作用。專家舉例,4,300萬元現金贈與子女,扣除免稅額244萬後,4,056萬還需繳483.4萬元稅款;若是將該筆資金拿來購置辦公室,就能用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申報,能發揮節稅效果。
日期:2024-09-26
有時候我們會為了節稅而做了錯誤的規畫,誤入補稅罰鍰的窘境,但不用擔心,《民法》及稅法常有反悔機制。《民法》第408 條第1 項規定:「贈與物之權利未移轉前,贈與人得撤銷其贈與。其一部分已移轉者,得就其未移轉之部分撤銷之。」
日期:2023-12-06
台灣的出生率直直下降,真的是國安危機,但是年輕人普遍認為自己都快要活不起了,怎麼還養得起小孩?那麼扶養一個小孩長大,直到出社會工作,要花多少錢?學費、生活費、補習費、零用錢等,二十幾年加起來,幾百萬應該是跑不掉的,甚至有人從幼稚園到小學就花了幾百萬!結果,因為父母不會理財,孩子的教育費在小學、中學花完,讀大學時很多孩子只能辦助學貸款,我看過不少家長,還告訴小孩,反正「沒利息」,不貸白不貸!助學貸款不是不用還,是一筆會跟著你到老的債務,如果還要栽培到國外讀書,恐怕就要上千萬了!乍看之下,恐怕更不想生小孩了吧。那麼,如果你生小孩,別人幫你養小孩呢?不就生得起、養得起了?在存股高手陳重銘和知名作家吳淡如的著作《人生實用商學院:培養理財的富腦袋》中,來看看陳重銘的故事吧!陳重銘一直都是個薪水幾萬塊錢的上班族,發現社會是一個大金字塔,底部有很多低薪、工作繁重的上班族,而金字塔尖端上高薪、工作輕鬆的人卻很少。
日期:2023-11-14
許多財富傳承的不當作法,都肇因於未即早規劃,直到晚年重病,才大筆大額的積極移轉財產,以致誤觸國稅局的實質課稅原則。有些人則是不了解國稅局的查核技術,自以為操作手法隱蔽,最終導致補稅加罰。接下來介紹幾則常見的不當稅務規劃。
日期:2023-09-20
都會區房價漲不停,越來越多人決定躺平不買,等繼承房子。很多人認為有房產可繼承很幸福,但真是如此嗎?專家表示,也有可能變夢魘。
日期:2023-09-12
楊揚贈與一間別墅給其長子楊光,因楊光無固定工作,無法負擔受贈別墅的銀行貸款,以致被稽徵機關核定500多萬元的贈與稅,楊揚想撤銷對楊光的贈與,但不知該怎麼辦理撤銷手續?
日期:2023-08-10
不動產涉及的稅目繁多,包括契稅、印花稅、房屋稅、地價稅、房地合一稅、財產交易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移轉不動產,可能另外涉及贈與稅及遺產稅。不動產的金額高,使民眾具有高度的節稅誘因。但涉及的稅法複雜,也常使不熟稔稅法規定的民眾顧此失彼,節了某個稅,另一個稅卻加倍奉還。此外,不熟悉相關法令和稽徵機關實務見解,誤觸「實質課稅原則」時有所聞。接下來分享幾個常見的不當規劃,務必引以為戒。
日期:2023-07-14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內政部資料發現,近年夫妻房產贈與件數越來越多,2022年全台建物所有權贈與量為49,805棟,其中夫妻贈與達13,973棟、年增逾一成,為近7年新高。
日期:2023-02-20
王先生花2,000萬買了一間不動產,土地公告現值加房屋評定現值1,220萬,他之後又把該房子送給兒子,扣掉免稅額220萬,應申報贈與淨額為1,000萬,贈與稅10%為100萬。另一位李先生花2,000萬買了一間不動產,土地公告現值加房屋評定現值1,220萬,但他把房子直接登記在兒子名下,同樣扣掉免稅額220萬,應申報贈與淨額1,000萬,贈與稅10%為100萬。
日期:2021-06-03
中和的李小姐未婚、沒有小孩,對於大哥生的小孩,視為已出,從小對他疼愛有加,日子久了,小孩長大成年了,姑姑也年紀老了,在一次的健康檢查中,發現得了癌症,而且是第三期,醫生預估她剩下半年左右的時間,希望她要有心裡準備,好好的規劃後事。
日期: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