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連科技早在二○一四年就開發AI技術,推出人臉辨識、美妝App等服務,當生成式AI來臨,它再度抓緊商機。這次又出新招,一年就推二十四種生成式AI應用。
日期:2024-07-31
近期《全球財經》公佈調查,台灣與新加坡、澳門、盧森堡等國家名列百大富有國家之一,強大的經濟實力獲得國際認證,從財政部最新公佈的出口金額更能驗證,不僅連續八個月成長達到399億美元,年增率創下28個月以來最大增幅,除了外商銀行數度調高台灣經濟成長率,國內經濟智庫包括台經院、中經院也將上修成長率,在景氣蓬勃發展,重返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企業也力求轉型升級,尋求A級商辦、國際地標級門面,同時立足城市最具指標的黃金軸帶。
日期:2024-07-24
《今周刊》週三(6/26)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雲林縣長張麗善以「氣候變遷下雲林的韌性與創新」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雲林縣如何透過智慧農業,讓農業大縣走出新道路。「雲林是台灣的廚房!」專題演講一開始,張麗善以雲林為農業大縣的背景開始談起,「你吃的三把蔥裡面,有一把是雲林的;你吃的三條豬,有一條是雲林的!」她舉例。張麗善指出,雲林是台灣糧倉,是最大的蔬果中心、畜產中心,他在2018年上任縣長時,雲林的農業產值769億元,到了2022年,成長了130億元,達到了890億元的規模,甚至還打出自己的「雲林良品」的品牌。只不過,雲林的農業產值提升,但對於雲林廣大的農業人口而言,卻依然不夠多。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有66萬人口,有49.7%、將近33萬人口從事農業,換算下來,所有從事農業的人,一年收入約25萬元,遠低於勞工基本工資。「雲林要兩脫,第一要脫胎換骨、第二要脫離貧窮」,張麗善坦言,雲林的背景相對艱困,除了高齡化還有少子化,「50歲以上的人佔雲林人口比例超過65%,65歲以上超過20.7%」,還「生不如死」,每年死亡人數超過7、8千人,出生人數3、4千人。雖然面臨挑戰,但張麗善表示,雲林仍不遺餘力要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2020年就已經透過縣務會議成立SDGs團隊,也有出版自我檢視報告,透過大健康產業、永續農業建立韌性的綠色產業,更成立極端氣候變遷辦公室,因應未來氣候挑戰。
日期:2024-06-26
總統賴清德喊出未來八年社宅達二十五萬戶目標,但同時,承接社宅管理的物業正醞釀退場,學者示警,台灣社宅管理長期存在預算、人力雙重缺口,再不重視未來恐無人願接管。
日期:2024-06-05
近日竹東警局傳出槍響,倒地的年輕身影,成為近五個月內,第七個自殺的員警。警政署近年雖引進委外諮商,但監察院報告直指成效低。背後關鍵究竟在哪裡?又該如何拆彈?
日期:2024-05-29
全球正面臨著一系列的嚴峻挑戰。從氣候變遷、資源短缺到社區持續都市化和創新科技的日新月異,不僅帶給各國政府和企業前所未有的壓力,也推動了一場全球性的轉變。
日期:2024-04-25
花蓮強震發生第8天,週三(4/10)受困砂卡礑步道的游姓一家五口,在重型機具開挖後陸續尋獲,其中一幕讓不少民眾看了難過流淚,疑似是游母抱著孩子一起遇難,在大石落下以身護兒。而在白楊步道與駐紐前代表蔡爾晄女婿貝迪瑞(Dimitris Belbas)一同受困、推著娃娃車的林姓一家人,則是在順利脫困後,於臉書上寫下4/3「這個難忘的一天」。他說,直到發文的半夜,都還能清晰憶起退回山洞後、那顆落石擊中的點,就是推車的位子,「黃色的塵土紮實地將我們家往隧道內部推去」、「心中只有最壞的打算,但至少我們會一起,不會有人會被遺留」。
日期:2024-04-11
今周刊編按:1歲童被保母虐死事件震驚社會,殘忍行徑讓外界質疑具有高社會信任度的兒福聯盟、社工,這層保護兒少的安全網是否出了問題。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心痛不捨,該處理的都會處理,也呼籲中央、地方精進相關措施,像是提高醫療專責醫師制度涵蓋率、過渡時期安置的保母需比照寄養家庭標準,及建置保母推薦評鑑平台。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3/14)也向家屬及全國人民道歉,表示會要求中央、地方提出改善措施。早在2017年7月,《今周刊》即以封面故事「誰讓他們來不及長大」探討虐童問題,雖引起迴響,然而令人鼻酸的事件仍一再發生。以下為《今周刊》2017年報導。
日期:2024-03-14
麗豐KY(4137)於上週五晚間公布全年獲利,並宣布將進行現金增資與可轉債兩項募資行動。雙管齊下的募資,初估將總共募集到約16億元。帳上現金部位高達55.91億元的麗豐KY,為何還需要找錢,這一期我們好好來分析。
日期:2024-03-04
新北國中生手中的彈簧刀,奪走一條十五歲的生命,更捅出少年事件保護處分與輔導機制的漏洞。從司法、行政單位到校園第一線,輔導機制頻頻失靈,政府該如何修補這張破碎的安全網?
日期: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