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在台股中向來扮演關鍵角色,但這2年外資頻頻大賣台股,台股卻不跌反漲;隨著2022年的到來,外資或許會有新動作,與本土大戶的競技,更是備受關注的棋局。
日期:2022-01-05
七十二歲的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找上年僅二十七歲的滾動綠執行總監陳柏宇合作,這對相差四十五歲的忘年夥伴,要攜手進軍海外,劍指國際農業市場。
日期:2022-01-05
儘管汽車產業因疫情使得整體銷量下滑,電動車卻從逆勢中突圍,晶片缺貨狀況逐步改善,各個消費市場買氣旺,電動車將是下一波成長動能。
日期:2021-12-29
美中關係日趨緊張及衝突,已由半導體領域延燒至資本市場。如美國證管會12月初公告,在美上市陸企須完整揭露審計資料,否則將遭下市的命運。中國則加強監管網路與國家安全,相關公司不得赴海外上市。中國網約車龍頭『滴滴出行』日前宣布從美國下市,成為美中資本市場脫鉤的第一個犧牲品。台灣的機會在哪裡?
日期:2021-12-28
回顧2021年全球IPO(首次公開募股)市場,歐美市場可謂豐收滿滿,亞洲資本市場的改革也從未間斷。
日期:2021-12-27
美股再創新高。儘管美國聯準會決定加速taper和提早升息,儘管Omicron在歐美掀起新的感染高潮,資金義無反顧地重回股市,當然多數基金經理在家放假,成交量清淡。支持美股向上的最大動力毫無疑問是流動性,同時之前出現的市場恐慌情緒也漸漸得到舒緩,VIX在上週下跌19% 。11月份核心PCE通貨膨脹報4.7% (同比),製造出1989年以來新高,遠遠高出聯準會的中期通膨目標2% 。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上周升了10點,兩年期利率升8點,不過恐慌情緒大致消失。
日期:2021-12-26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全球大流行,即將進入第三年,儘管全球冬季疫情持續攀升,疫苗施打人數也緊追在後,但無論是資本市場或媒體,輿論關注疫情的程度早已不如以往;如今資本市場更關心的是,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造成的種種副作用,如缺工、缺料及原物料價格暴漲,如何衝擊企業成本、與終端消費市場?迫在眉睫的碳中和政策,將加劇能源產業供需失衡到何種地步?高漲的物價,是否讓美歐央行改變「暫時性的通膨」看法,並加速升息?此外,中國經濟在房地產緊縮政策下,硬著陸風險是否增加等。
日期:2021-12-24
根據《財訊》報導,2020年開發資本遭遇近12年來首次虧損,開發資本董事長辜仲瑩做了幾個關鍵決定:出售舊總部大樓、大幅打消虧損,並啟動開發資本業務的再次轉型,期許為開發金帶來榮景。
日期:2021-12-24
大多數投資人都知道,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意識近年大幅抬頭,逐漸成為投資股市的一大考量因素。無論是基金管理公司或證券交易所,不分投資類型,現在都將ESG資訊整合於投資流程,上市公司也積極配合,提供愈來愈多的資訊揭露,包括永續發展績效與風險管理等。然而,大多數的ESG投資,卻發生在「幕後」的私募資金市場。
日期:2021-12-22
台灣製造業的數位轉型,關鍵不是設備與軟硬體,而是下一波的指數型成長訂單會在哪裡。投資有機會成為客戶的矽谷新創,就是在投資自己與企業的未來。
日期: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