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投資市場中,ETF已成為許多投資者的選擇工具之一。金管會2024年7月底宣布,開放主動式ETF與被動式多資產ETF,引進多元化金融商品。預計從2025年起可望迎來首檔主動式ETF或被動式多資產ETF上市,投資人該如何選擇?
日期:2024-12-09
編按:42歲從100萬開始存股,10年竟能月領10萬股息,《今周刊》存股總編輯謝富旭2024年暴賺41%報酬入袋,怎麼做到的?存股是一種買進並持有個股較長一段時間的投資方式,問題是當市場更加大風大浪,待在船上雖然安全,但暈船嘔吐可能也免不了了。2025 年存股族要如何應變?
日期:2024-12-06
每隔一段時間,台灣的股民總會流行起某些風潮,而這些風潮大多跟配息脫不了關係。遙想「古早」的年代,電信三雄、中鋼是股民們最愛的配息標的。後來改成流行存金融股,理由是金融股大到不能倒,又是特許行業,每年會有穩定的配息。現在,這股風潮改吹到ETF了,自從國泰投信推出季配息台灣ESG永續高股息ETF(00878),大受市場歡迎。接著,為了提高配息頻率,許多理財YouTuber教大家自組月配息的ETF組合:購買三檔在不同月份季配息的ETF,就可以組成月月配的ETF投資組合。
日期:2024-12-05
回顧2024年初,市場擔心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然而2024年美國經濟穩健,股市創新高。進入2025年市場又會呈現何種風貌?投資人該如何因應呢?由於川普上任,全球擔心關稅與通膨議題,但在監管解禁與降稅下,似乎又有機會。只是市場波動加大,避險策略不可少。
日期:2024-12-05
網紅「館長」(陳之漢)自曝曾經做過球板(地下職棒簽賭),遭輿論撻伐,也讓台灣球迷們對於假球案的PTSD(創傷症候群)再度被激起。講起職棒簽賭這段歷史,中華職棒球員工會辦公室副主任葉子彧接受《今周刊》訪問時表示,當時還好有一群球員跳出來組成工會,透過各種近乎到病態的自律、自清方式,球員互相向工會揭露飯局、報備行程,進而建立互信機制,在此之後才真正杜絕假球事件。國民黨立委吳宗憲日前在館長直播中質疑中職會長、中華隊領隊蔡其昌是在「蹭」,也有臉書粉專翻出去年中職6支球隊聯合力挺蔡其昌連任會長的聲明,認為蔡其昌貢獻良多,才能獲得6隊共同支持。此外,由台灣隊長陳傑憲擔任理事長的「中華職棒球員工會」日前也在臉書粉專上感謝蔡其昌上任中職會長後,讓聯盟和工會簽訂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份保障運動員權益的團體協約」葉子彧分析,之前球員工會和資方(球團、聯盟)談團體協約,可惜當時聯盟的態度較為保守,拖了四年,好不容易才在蔡其昌上任中職會長後,把球員出席國際賽的相關權益給確定下來,也讓過去球員面對球團的不平等條約的狀況可以改善。此外,蔡其昌也以自身身份帶入許多資源,讓他可以同時滿足球團(資方)和球員(勞方)的需求。
日期:2024-12-02
台灣在過去30年來,收入後20%民眾平均收入減少1萬元,最有錢20%民眾,平均資產從1300萬變成5100萬,貧富差距從16倍擴大到66倍。面對貧富差距、低薪、高房價壓力,奉行不買車、不買房、不生育、不消費的「躺平族」,成為年輕一代的代名詞。理財作家楊倩琳認為,年輕人不應躺平,從每月存下3000元開始,採用631理財法、先儲蓄再消費、透過正確理財規劃和投資策略,即使是小資族也能逐步累積財富,實現財務自由。
日期:2024-12-02
北美華人會計師協會(SACPAA)由會長張青會計師率領2024台灣參訪團展開多日參訪,並偕同前會長葉俊麟及候任會長汪光中兩位副團長,在11月21日造訪今周刊進行閉門座談。
日期:2024-11-29
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達成停火協議,中東戰事緩和,導致航運股,包括長榮(2603)在內今日(11月27日)股價重挫。長榮的投資價值要怎麼評估?需要進行修正嗎?我想這是目前訂閱戶關心的課題之一。
日期:2024-11-27
從面板業起家的材料廠新應材,公司一度面臨裁員、出售危機,後來在非特化產業出身的新董事長詹文雄領導下、突破重重困難,擊敗外商、打進半導體供應鏈。
日期:2024-11-27
根據統計,2004年集中市場股票價格超過100元的股票僅有11檔,在證交所推出盤中零股交易制度的前1年,也就是2019年年底,股價超過100元的股票為122檔。但以2024年10月底數字來觀察,股價超過100元檔數已高達至250檔,超過1000元的股票更有12檔,隨著高價股數量不斷增長,投資門檻隨之提高。在盤中零股交易與台股ETF商品盛行下,高價股不再高不可攀。以盤中零股交易制度來說,讓投資人能以1股至999股為單位,在盤中進行交易,不再受限於整張交易的千股門檻,降低了高價股對小資投資者的門檻。
日期: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