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資料處理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資料處理共有108項結果
科技

黃仁勳變救世主,全球CEO滿嘴輝達!馬斯克不以為然:1個原因「他們不會長時間壟斷」

曾被外界認為在疫情期間因為過度生產晶片,預期在今年面臨生產趨緩的半導體產業,因為AI熱潮、需求暴增,再次成為市場焦點。AI概念股更帶動晶片大廠輝達(NVIDIA)股價,市值突破1兆美元,成為史上第8家達標的企業,創辦人黃仁勳身價跟著水漲船高。輝達究竟討論度有多高?外媒將其稱為「全球商界的年度之星」,每個企業家、CEO為了「表現時髦」,都必須把輝達掛在嘴邊。不過,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似乎不以為然,他認為輝達現階段股價飆升、主宰市場,但這種狀況不會持續太久,認為還有許多其他製造商正在研發更高效的處理器,「輝達將不會長時間壟斷」。

日期:2023-06-13

金融

永續發展議題落實校園!第2屆商業與管理群金融與證券投資實務知識奧運會競賽起跑

由商業與管理群科中心學校(臺中市立臺中家商)所舉辦的112年全國高級中等學校第二屆商業與管理群金融與證券投資實務知識奧運會競賽活動正式開跑了喔!

日期:2023-06-01

政治社會

台灣人的基因恐外洩中國?守護2300萬人遺傳密碼,立委提7大隱憂籲立法

針對外界對台灣人基因可能外洩到中國引發的諸多疑慮,甚至危及民眾與本土產業發展的風險,立法委員林岱樺今(31)日召開記者會,並邀請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周昌弘院士、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吳金洌教授,就「實現精準化醫療的首要防線,打造安全本土基因檢測鏈—美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點出七大隱憂。

日期:2023-05-31

傳產

中國商務部宣布對台2455項產品,發起貿易壁壘調查…為何有突發舉動?背後可能原因曝光

中國商務部表示,在2023年3月17日收到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和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簡稱申請人)正式提交的貿易壁壘調查申請書,申請人請求就臺灣地區對中國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中國商務部指,本次涉及2,455項商品,調查應在10月12日前結束,或者最晚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分析,除了食品農產品有食安考量外,台灣對石化、紡織領域很少有貿易障礙,中國商務部此次說法令人「匪夷所思」。他研判調查結果出爐時間與台灣大選接近,可能會變成北京當局對台灣單方面的報復措施,因此呼籲我方要儘速釐清、說明。

日期:2023-04-12

生活消費

小巷選物店

風格各異的特色選物店,以街邊店的形式,開在具有魅力的小巷內,經營者以自身獨特的品味,挑選店內販售的物件,小店拉開大門,除了銀貨兩訖,藏入了個人的巧思和創意,展現出人文、空間與建築之間的相互關係。

日期:2023-02-01

政治社會

僑委會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啟動 產官學跨域合作培育僑生

為配合我國產業政策發展及佈局所需,僑務委員會積極推動「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計畫,以提供完善優質的技職教育,擴大招收海外僑生來臺升學,培育海內外企業所需高科技人才。

日期:2022-09-23

政治社會

僑委會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啟動 產官學跨域合作培育僑生

為配合我國產業政策發展及佈局所需,僑務委員會積極推動「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計畫,以提供完善優質的技職教育,擴大招收海外僑生來臺升學,培育海內外企業所需高科技人才。僑委會今(22)日舉辦「僑務委員會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記者會」,邀請包括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代表何瑞萍、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簽證暨政治組長張欽順、6所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合作學校校長及代表、明新科技大學與台積電公司等產學合作企業代表、東南亞各國在臺校友會及歸僑協會代表等貴賓出席。

日期:2022-09-22

焦點新聞

他被美國電競隊相中、拿下3年千萬合約!高中主任大讚曾浩鈞:判斷非常準確、冷靜異於常人

出身新竹縣的電競選手「JimieN」曾浩鈞,從私立東泰高中畢業後繼續在電競界琢磨,長年努力訓練下熬出頭,在今年1月獲美國知名電競隊「100 Thieves(佰盜隊)」以新台幣約千萬元簽下3年合約,隨即赴美投入賽季,不僅為東泰高中電競隊寫下紀錄,也為新竹縣爭光。

日期:2022-05-10

理財

選股攻略》伺服器需求增溫唱旺相關供應鏈 搶攻雲端夯商機晶片、連接器、散熱前景俏

高速傳輸與伺服器引爆的需求熱潮,不僅帶動遠端管理晶片等半導體IC設計公司業績,PCB、ABF載板、插槽及散熱族群等相關供應鏈,獲利均可望雨露均霑,值得逢低布局。

日期:2022-04-27

政治社會

減碳目標和歐美有落差、規畫細膩度不如日本... 台灣淨零路徑須更具體 ,才能符合國際標準

國發會終於公布二○五○淨零排放路徑圖,企圖跟上全球淨零排放趨勢,做出具挑戰性的政策承諾,然而逐年的減少碳排放量尚不清楚,碳排大戶產業縮減產能與轉型,亦無具體規畫。

日期: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