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月十八日即將進行的四大公投案當中,最受國際社會矚目者,當屬「反萊豬」公投。許多人或許並未意識到,反萊豬公投若通過,將會對台美關係以及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參與,投下一個破壞力極強的震撼彈。
日期:2021-12-08
從居住正義、共機擾台到各項公投議題,高中生直面總統蔡英文,拋出尖銳問題與直接意見。一場跨世代對話,不僅展現了年輕人的無懼精神,也證明了台灣的公民素養已牢牢扎根。
日期:2021-11-03
台灣加入CPTPP「利大於弊」,外銷業者受惠,但衝擊仍有關稅屏障的內銷產業。政府如何規畫受衝擊產業轉型升級的下一步,回到眼前談判桌上拿到最有利條件?
日期:2021-10-06
10年磨一劍」,是最能精準詮釋台灣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之間關係的一句話。
日期:2021-10-06
2018年初,中美貿易戰開打,一年多後,美中雙方在2020年1月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僅讓世界延燒近兩年的緊張局勢暫時趨緩,也大幅改變美中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關係。然而,近期美國將重新審議第一階段協議,並指中國未遵守雙方協議,為兩國關係增添變數。
日期:2021-10-05
雖然 2022 年九合一選戰尚未開打,萊豬公投已成為各界長期爭論的政策議題,其媒體焦點勝過選戰本身。因為疫情關係,公投自 8 月延至 12 月舉辦,而公投結果將決定台灣對於美牛美豬進口是否鬆綁,進而影響到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研議。台灣曾經利用公投來決定外交事務,但是隨著公民投票法門檻調降,全國公投對國家外交產生的諸多牽制反而逐漸提升。為了保護重大外交利益考量,台灣政府應該考慮是否再進一步修正公民投票法。
日期:2021-09-24
近日,中國以我國釋迦有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檢疫問題為由,宣布暫停進口,衝擊我國農產品外銷,釋迦策略聯盟幹部王志偉更坦言,釋迦量增一倍,價格肯定會跌2至3成,且目前不曉得釋迦能賣給誰,讓農民收入「剉咧等」。
日期:2021-09-23
儘管只有台美官方的零星會談,美國企業仍積極尋求強勁的台美互動。6月23日台灣美國商會(AmCham)發布2021年度新白皮書,表示拜登政府將重啟暫停五年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 (TIFA),在強化台美經貿關係的時刻,台美雙方應如何應對?
日期:2021-07-09
歐美疫情緩解、景氣復甦,帶動台灣外銷訂單暢旺,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形容為「外熱內冷」,台股航運、鋼鐵持續走強,央行認為台灣全年GDP可保5,專家也認為,台灣外銷下半年仍持續強勁,保5機會大。
日期:2021-07-05
本月6日,3名美國聯邦參議員搭乘美國軍機「旋風訪台」,並宣布,將捐贈台灣75萬劑新冠肺炎疫苗,對於疫情日益嚴峻的台灣來說,不啻為一場及時雨。
日期: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