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向來是主題投資的長線趨勢,目前消費市場正在轉變。地緣政治影響全球貿易增長,加上消費者偏好轉變,市場轉向青睞本土品牌。荷寶認為,本土品牌的崛起反映新興消費族群的影響力,看好具競爭力的新品牌及重視在地經營的公司。
日期:2024-11-20
國內半導體產業每年最重要展會SEMICON Taiwan 2024(國際半導體展)上周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熱鬧登場,在矽光子、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新技術探討之外,另一個特點就是在地緣政治背景、各國推動半導體自主化,以及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見觀瞻等因素下,國家館數量從去年的10個增加至12個。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台積電德國德勒斯登晶圓廠於8月20日舉行動土典禮,鄰近德勒斯登的捷克及波蘭,都想要藉由台積電落腳德國的地利之便,不僅吸引更多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投資、尋求與台灣產學界的合作機會,更希望趁此振興本國的半導體產業。波蘭及捷克今年都是第二次設立國家館,捷克國家館的參展廠商從去年六家增至九家,而且兩國都派出次長級官員親自來台,顯示中東歐國家對於台積電在德勒斯登設廠的重視,不是只有德國,潛在外溢效果早就引起捷克及波蘭等其他國家的高度興趣。若考量東歐國家的地理距離、成本優勢,以及既有供應鏈,5~10年後有沒有可能成為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前進歐洲的重鎮?
日期:2024-09-11
準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五(5/10)再公佈一波人事名單,其中有4位行政院政委,將由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文化部長史哲、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台美會)主委楊珍妮、台大法律系教授林明昕等出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將由蕭宗煌留任、台美會主委由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顏慧欣出任,行政院政務副秘書長由立法院民進黨團辦公室主任王貴蓮出任。各部會政務次長、政務副主委部分,國防部副部長徐衍璞、柏鴻輝留任;外交部政次由田中光留任、現任駐法代表吳志中出任;法務部政次由前立委黃世杰、現任國安局副局長徐錫祥出任;經濟部政次由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何晉滄出任。國發會政務副主委由現任常務副主委高仙桂出任;陸委會政務副主委梁文傑留任;海委會政務副主委由現任海委會海洋保育署長黃向文、海委會常務副主委吳美紅出任。僑委會政務副主委由台北市前議員阮昭雄出任;退輔會政務副主委由陸軍退役中將傅正誠出任;原住民族委員會政務副主委谷縱•喀勒芳安留任、原民會土地管理處處長杜張梅莊出任。行政院主計總處政務副主計長蔡鴻坤留任;行政院人事總處政務副人事長李秉洲留任;故宮博物院政務副院長黃永泰留任。
日期:2024-05-10
美中貿易戰之下,國際產業鏈逐漸走向二元對立。台灣長期受到中資滲透影響,若要擺脫「紅色供應鏈」的陰影,勢必要有更明確的法規,防堵法外中資持續入侵。
日期:2023-11-29
在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下,新興科技和AI應用的進步推動了產業革命,同時碳定價和永續發展的浪潮席捲而來。在這個關鍵時刻,台灣該如何應對?
日期:2023-07-05
《今周刊》周三(6/28)舉辦第六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局長江文若在演講中分享表示,台灣已站上國際舞台「C位」,如今全球都知道台灣科技實力、供應鏈的重要性。儘管有國際媒體認為台灣不安全,但美國商會3月發表的數據顯示,且有8成以上美商將維持或擴大在台營運。
日期:2023-06-30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挑戰,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計自2026年起正式實施,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攜手工總、鋼鐵公會日前舉辦CBAM規則說明會,貿易局也表示將持續關注於國際碳管制規範的發展,並透過宣導及說明會,提供業者最新國際資訊,協助企業及早準備因應。
日期:2023-06-29
《今周刊》周三(6/28)舉辦第六屆「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在致詞時談及5年前首屆的「台灣大未來」中,關於輝達NVIDIA的預言成真,其中包括GPU需求大幅成長、AI日益進化已為人類解決各種問題等趨勢。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更在專題演講中以美中衝突為例分析,直言「地緣政治」概念已經過時,並透露美國在台協會(AIT)官員曾和他說過讓中國加入WTO是他們「過去一世紀犯過最大錯誤」,並建議台灣因應變局,應以「戰略轉向」代以以往「戰略槓桿」策略。
日期:2023-06-28
經濟部長王美花自周一(6/13)起率團訪問法國8日,首先將出席歐洲最大科技盛會「法國科技萬歲」(VivaTech)為台灣館開幕式揭幕,經濟部也將舉辦「台灣離岸風電發展暨投資交流會議」。王美花此行也將向法國各界說明台海安全攸關全球安全與國際繁榮。
日期:2023-06-13
過去幾年全球貿易局勢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新冠病毒更是帶來劇烈影響,數位轉型與跨境電商成為企業重要的獲利武器。
日期:202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