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8年談判,東協10國與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及紐西蘭等國,於昨(15)日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共同構成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而RCEP的重要性為何?台灣未能參與其中,政府將採取什麼因應策略?本文將透過以下Q&A,讓讀者們一次了解。
日期:2020-11-16
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小額信貸創始人—尤努斯博士表示,新冠疫後世界,必須把共同利益放在第一。尤努斯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說,新冠病毒疫情為全球經濟、金融和社會提供了重要的機會。舊經濟思想把商業導致為一種出於自身利益的追求,但他從社會企業家的角度思考,應更加強調社會的共同利益,新的金融體系需要建立在零個人利潤的哲學基礎上。
日期:2020-07-21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比尼警告,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面臨的困境更嚴峻,他特別點出十大危險趨勢,將使全球經濟在2020年代稍後出現一場L型的「更大蕭條」(Greater Depression)。
日期:2020-05-07
在美國過去二百年的歷史中,差不多每隔十幾年就會發生一次規模大小不同的金融危機,經歷了那麼多次危機,為什麼二○○八年還會再發生呢?過去多年的改革為何不能根除金融危機的種子?
日期:2020-03-22
台股金豬年封關,收在12118.71點,首次站穩「萬二」封關,接下來,從農曆春節到元月底前,包括蘋果(Apple)發布2020會計年度首季財報、歐洲央行(ECB)和美國聯準會(Fed)公布利率決議,以及武漢肺炎疫情發展,都值得投資人關注。
日期:2020-01-22
外媒報導引述最新出口民調,稱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所屬的保守黨,可望在本次大選中,取得下議院368個席次(總席次為650席),較其他政黨席次總數,多出86席; 而本次英國大選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主要反映在3個面向上,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
日期:2019-12-13
歷史上,全球已經經歷過數次泡沫破滅,但泡沫的成因是什麼呢?央行的貨幣政策恐怕是罪魁禍首。貨幣政策讓市場資金氾濫,進一步催生泡沫,更是加速了貧富差距的擴大。
日期:2019-10-21
美國聯準會降息、美債殖利率倒掛、美中貿易戰等多空訊息交錯,使全球經濟風險升高;全球四大央行未來的貨幣政策若同步重回寬鬆,將可避免發生經濟蕭條。
日期: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