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說,50正2是槓桿ETF,長期投資的費用很高,這點無庸置疑。依照2022年數據,0050整年度的內扣費用0.46%,而50正2內扣費用為1.27%,將近三倍的差距。那鐵蛋為何還要投資正2?評斷買進一檔標的的準則,我會看有沒有利大於弊,所以接下來,來看看50正2的報酬,到底能不能讓我忽視掉內扣費用很高這缺點?
日期:2024-10-27
有一個媽媽很憂愁,因為他的大兒子欠了卡債,只有小兒子結婚沒有欠款,她很擔心未來過世後,她名下唯一的房子恐怕被大兒子的債主扣押,所以想要把這間老房子過戶給小兒子,這樣就不用擔心未來房產被扣押?
日期:2024-10-25
製鞋新股王 來億-KY,股價逼400,法人喊買,一般投資人除了看目標價,產業隊長建議看從這5項指標,檢視公司長期競爭力,建立自己對股價獨立判斷力。
日期:2024-10-25
想在股市中獲利,「作當沖」好?還是「作波段」優?這個問題時有論戰,各有各的擁護者。進入股市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賺錢,不管是「作當沖」還是「作波段」只要能賺錢都是好方法。然而,「作當沖」與「作波段」因操作的方式不同,想要能夠穩定地獲利,主客觀條件的要求自然也會有所差異,以下列舉三點,略作比較。
日期:2024-10-23
作者遠藤洋1987年生於埼玉縣,今年36歲,9年前還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目前是專業投資人、自由工作者,主導投資社群群組ixi。遠藤就讀東京理科大學的三年級暑假,決定做一件新的事情,於是將當家教打工存下來的錢當作本金,在完全沒有知識的狀態下開始投資,結果短短兩周就賠光(更曾有一晚就噴掉800萬日圓的紀錄)。親身體驗到「與其投資知名企業的股票,不如投資小型股」,「與其分散投資,不如集中投資」,其實才是真正的低風險、高報酬。大學畢業後,雖進入有前景的創投企業工作,但仍然決定用投資所得的資金為資本,在26歲時獨立創業。服膺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自創「1年內股價會漲3倍以上」的完全打擊公式,集中投資於小型股的風格,一年最大獲利達到600%以上,1支個股的最大投資收益1200%以上,達成了「即使只投資一支個股,也能獲取破億」的報酬。他33歲時就財富自由,現在一年有200天都在旅遊,人生自由最大化。在新書中,他以自身的投資經驗、68個QA形式,教你學會挑出穩賺股,不管你是投資小白、想進階的存股族,還是總賺少賠多的老手,都能培養讓獲利放大翻倍的驚人選股力。
日期:2024-10-21
2024年第3季營收出爐,有哪些股票9月營收表現出色站穩季線?快來看看這些基本面強勢股吧!本期文章重點:一、美國第3季財報揭開序幕,銀行股打頭陣。二、營收進度超前與股價多頭排列選股策略。
日期:2024-10-21
許多人希望一夜致富,但此種心態往往會導致錯誤決策,政大商學院副院長、財金教授周冠男在《毛利小姐變有錢》Podcast節目中分享「無招勝有招」投資方式,他個人長期投資市值型ETF實現財富增長,20餘年持續持有0050(元大台灣50)獲利超過600%,他的投資經驗和研究揭示出許多投資人常犯的行為偏誤。
日期:2024-10-21
今周刊編按:台積電(2330)法說報喜,周五跳空開高,最高來到1100元,收盤大漲4.83%或50元,收在1085元,市值達28.5兆元創下歷史新高。而台股在台積電旋風再起的帶動下,最高來到23713.7點,終場收在23487.27點,上漲433.43點或1.88%,續創 3 個月新高,成交量放大至 4849 億元,單周則漲585.63點、周K連2紅。三大法人方面,外資週五一口氣回補566.2億元,創史上第五大買超,自營商合計買超96.5億元,而投信則是小賣7.88億,合計買超高達654.92億元。在台積電法說會後,內、外資有志一同,不僅全數給台積電「買進」、「優於大盤」或「加碼」評等,還全面調升台積電股票目標價,其中以滙豐證券上修其股票目標價到1600元為市場上最高。外資圈看好台積電股價續漲的主要原因可整理為3點,包括台積電對2奈米的樂觀預期、拉大與競爭對手差距,以及還有議價能力,以週五台積電股價大約在1085元水準來看,代表後續還有近5成的漲勢空間。雖然外資在法說會10/17當天及前一日10/16,合計賣超台積電近3萬張,但週五外資大力回補34398張,截自10/1-10/18已買超57069張,未來是否會繼續強力回補護國神山,投資人都很關注。
日期:2024-10-18
內政部最新統計國內房仲店數達9072家,房仲從業人數高達7萬2865人,雙創新高!但這份統計到8月的數據,在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限貸令後,房市買氣急凍、市場變化讓熱騰騰的產業前景蒙上陰影,傳出加盟店東打算歇息甚至改行。
日期:2024-10-18
大家都知道,台積電行情很好,這你看新聞就很清楚了,因為所有人都有台積電,連你隔壁的阿公阿嬤都也有,加上國家退休金也買一堆台積電,外資法人持續加碼又跟單。
日期: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