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確診數不斷激增,國內幼兒、兒童也難以倖免,近來有數起幼童因染疫造成腦炎而死亡的案例,讓家長們人心惶惶,深怕家中寶貝有個什麼閃失,因此一發現有任何狀況就立刻帶去急診,有一名醫師便分享自己近日在急診室所見證的人性,他表示「真的是自從四月底疫情爆發以來,第一次感受到這種溫馨的違和感」。
日期:2022-05-25
快篩陽性視同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最快下週就會「全民適用」,未來民眾只要快篩陽性,並經過醫師確認並符合條件,就可以給予口服抗病毒藥物。不過台灣確診人數已經連三天下降,陳時中坦言,現在台灣疫情確實進入了高原期,會不會還有高峰仍得再觀察。至於護病比放寬掀起基層醫護的反彈,他也強調護病比本來就是如此「我們只是回歸正常」,但他表示,人增加也會讓錢增加,透過津貼和獎勵制度把制度合理化。
日期:2022-05-22
台灣面臨嚴峻疫情,第一線醫護人員背負極大壓力,一名護理師5/20深夜感嘆自疫情爆發至今,為了避免感染而被剝奪的時間及假日,「有多少人為我們感到惋惜?」看到戰友們一個個倒下,長官及單位間還在獵巫、撻伐,永無止盡的訓誡及支援,「實在是為大家感到不值」。
日期:2022-05-22
今(5/12)日是國際護師節,隨著台灣本土確診人數攀升,醫療壓力越來越大,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感謝所有醫護人員的付出,並喊話「在這關鍵一役,你們的精神會被記得」。總統蔡英文也在臉書上向防疫人員致敬,也向國人喊話,輕症或無症狀的人不要去急診,「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把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
日期:2022-05-12
全副武裝穿著隔離衣、戴上口罩,快篩站醫護在酷暑下執行PCR採檢。今天傳出宜蘭有醫護人員疑因天氣太熱暈倒在地,最後只短暫休息40分鐘,就再度替民眾服務,令人心疼。疫情蔓延、醫護鬧人力荒,各地方政府紛調派醫院人力、招募醫護投入一線篩檢工作。然而,這些在一線作戰的護理人員,卻可能到前線作戰,卻未符合相應薪水,連勞動權益也成問題。
日期:2021-05-27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自去年起本土案例已急速飆升近4000例,考驗台灣一整年的防疫部署。
日期:2021-05-24
因應台灣高齡社會來臨,銀髮住宅商機漸成置產新趨勢,不少建商也投入銀髮養生村的新市場!標榜愜意的休閒、有自尊的退休養老生活,吸引不少子女長期不在身邊、或希望融入群體生活的的退休族。然而,「養老宅」是建商賣房新噱頭,還是真能為自己的退休、終老置產?專家提醒民眾三大看房關鍵,防花大錢又成冤大頭。
日期:2021-03-18
健保「部分負擔」費用調升3大項改革,衛福部長陳時中23日證實,費用小幅提升與醫療分級是此次改革的主軸;衛福部社保司表示,若計畫能夠順利通過,預計最快5月底就可以上路,且不會增加弱勢族群的負擔。不過對於這項計畫,基層醫護痛批「看得到、吃不到」,認為即便漲了健保費用、增加醫護給付,血汗的勞動條件仍然無法獲得改善。
日期:2021-02-24
退休後要去哪裡養老?入住安養機構,向來是主流選項之一。當家中長者選擇入住「老後的家」,食衣住行、日常藥物服用等事項,都要仰賴第一線的醫護與照顧人員,但當醫護人員心裡、健康狀況亮紅燈時,長者的照顧品質,該如何被保障?
日期:2020-10-20
20200226編按: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衛福部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23日宣布,為保全台灣醫療能量,醫事人員除申請核准外不得出國,引發醫界議論紛紛。今周刊取得第一線的急診護理師匿名投書,吐露委屈心聲,希望台灣社會能更加尊重醫護人員的權利。
日期:202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