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保是台灣社會安定重要的制度,過去30年來,在人民、政府和醫界的共同努力下,讓台灣的醫療照護,成為全球矚目的典範。近日第7屆全民健康保險會(健保會)的名單已確定,並即將開始運作,11醫事團體也發表聯合聲明,期許新一屆委員能守護人民健康,促進健保永續。
日期:2025-03-27
藍白再掀「普發現金、還稅於民」議題,主張要全民普發1萬元或6000元,部分媒體更言之鑿鑿即將實施。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二(3/25)直言,編製預算是行政院職責,立法院的是審議預算,若立法院用任何法律、法案侵犯行政權,就違背《憲法》規定與精神。除行政院、財政部已多次公開表達不支持如此普發現金或將之法制化,對於部分報導指主計總處預計今年8月底送出「115年中央總預算案與附屬單位及綜計表」,亦即最快可於9月普發現金1萬元,主計長陳淑姿3/24於立法院答詢時,直截了當地表示「不可能」。事實上,網路上也有不少年輕人的聲音,認為不該普發現金,而是將錢投入勞健保補洞,才能讓年輕人在老後能不用擔心破產問題。根據勞動部最新精算結果顯示,勞保保費收支持續呈現逆差,但透過勞保基金的投資收益、政府持續撥補,終於讓基金水位在2024年底達到1兆1002億元,破產年限從2028年推遲至2031年,但並未讓破產危機就此解除。此外,醫界也不挺如此普發現金,並認為宜將超徵的稅收,用於撥補健保基金至少500億元,以減緩健保財務壓力、避免調漲保費,增加民眾壓力。
日期:2025-03-26
不論單身或已婚,及早開始投資、持續累積資產,才能保護購買力並增加財務自由。定期定額投資長期持有,有助於在未來不受限於薪資收入,為人生提供更多選擇和底氣。
日期:2025-03-26
(今周刊1474)「你們單位的『數位轉型創傷症候群』好一點了沒?」「新一代的『AI轉型戰略』搞定了嗎?」AI技術一波又一波席捲而來,企業焦慮節節上升,老闆間的問候語也充斥著AI話題,《今周刊》從轉型痛點出發,尋找產業裡的AI高效生,發現國泰金控、友達、聯發科、Google 等業界領頭羊早已動身,就連最傳統的混凝土廠、織帶廠,都換上AI新引擎。這股轉型浪潮不只是「跟風」,更是關乎未來競爭力的生存戰。
日期:2025-03-19
編按:巴希爾是一位50歲的高中數學老師,擔任教職20年後,年薪有65000美元(約合新台幣211萬元),為了給伴侶和7歲兒子更穩定的生活,他結束年輕時不看錢包就買單,揮霍到帳戶透支的習慣,決定要改善財務狀況,他聽到有餐飲業者靠餐車生意致富,也動念想投資。餐車主提一個投資方案,投入12萬5000美元(約合新台幣407萬元)可拿到25%的股權。但巴希爾的存款只有3萬5000美元(約合新台幣114萬元),籌不出這筆錢的他,便改成合資創業,找另外4個人共同分擔,一個人投資2萬5000美元(約合新台幣81萬元)、擁有5%股權。2年後,巴希爾最終分得17萬5000美元(約合新台幣570萬元)的利潤。他將原本投入的2萬5000美元(約合新台幣81萬元)存回儲蓄帳戶,向另一半求婚,支付房子頭期款。本書作者特洛伊.米林斯、拉沙德.比拉爾擁有商業和投資背景,深知理財的重要,他們透過這個故事指出,賺錢模式、勇於嘗試都是投資成功的關鍵。
日期:2025-03-14
今周刊編按:馬偕醫院日前遭遇駭客入侵,500多台電腦當機,日前網路論壇有駭客聲稱握有馬偕醫院1660萬筆病患個資,甚至傳出有詐騙集團買下,院方表示案發後已報案。衛福部長邱泰源周五(3/7)表示,第一時間聯絡數發部跟資安署以及跟台灣所有關鍵醫院開會,來看怎麼因應;接下來將共同研擬各醫院指引,組強力防火牆。
日期:2025-03-07
衛福部推動分級醫療多年,醫學中心收治輕症患者比率卻仍持續上升,近期發生的急診壅塞現象,也是病徵之一。為何台大醫院能用6年時間,讓向下轉診件數翻倍?
日期:2025-03-05
編按:龍應台2021年移居台東,開啟她在都蘭山中、太平洋畔的生活。離開城市,到沒有房子、沒有車聲、甚至沒有人的語言的地方,想讓腳板踩在柔軟濕潤、土味瀰漫的爛泥巴上,想讓耳朵聽見夜鳥的呼叫,想讓眼睛注視一片葉子、葉片上的梗、梗上的一隻螳螂、螳螂腿上一根一根的刺。想知道,不以「人」為中心的世界可能長得怎樣?從龍應台的山林野居,透過「注視」,將自然與人緊密聯繫,並從中挖掘出更深層的思考,從生命的脆弱到一草一木、一蟲一獸的神奇,無不揭示對生活以及存在的深刻扣問。
日期:2025-03-04
衛福部林靜儀次長最近因發言用詞,受到批評。林靜儀醫師是我中山醫學大學的學姐,多年來無論是在健康政策還是醫療同仁權益方面,她總是充滿熱心,對醫療界同仁提供無私的幫助。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期間,我與她就疫苗引入、急重症醫療資源分配、緊急醫療許可等議題進行過多次交流。她不僅在公共醫療事務上展現專業,總是願意坦率地分享她的經驗與實務做法,並提供寶貴的協助。
日期: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