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台灣年產近80億個紙容器,近年受疫情外送經濟影響,紙餐具回收量從2019年8萬公噸,增加到2021年16萬公噸,成長近一倍,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簡稱:媽盟)今年8月至9月發起「自備餐盒減廢」活動,邀請理念相同店家,提供自備餐盒優惠,吸引民眾響應,提升環境意識。
日期:2023-08-10
美國總統拜登周三 (9 日) 正式簽署投資中企禁令,受限對象較原先傳聞縮小,僅限晶片、量子運算和人工智慧 (AI) 這三個特定的敏感技術領域,其他領域投資未在禁止之列,但需要事先通知政府。
日期:2023-08-10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9日)發表能源政策,主張「以核減煤」,讓核一、核二、核三延役重新運轉,並重啟核四,遭民進黨質疑,4年前,侯友宜曾指重啟核四是「假議題」,如今立場反覆,是否為選舉被「深藍」綁架?侯友宜回應, 重啟核電或核電延役是國際的主流趨勢,能源議題要回到科學跟專業討論,不要老是用政治左右。
日期:2023-08-09
隨著各國設立減碳目標、企業斥資引入節能減碳技術,潔淨能源相關投資額逐年增加。能源效率、永續運輸、低碳ESG等,未來將是資產增長題材。
日期:2023-08-09
短短三年間,全台失聯移工從五萬人,一路飆升到八.三萬人;政府欲降低逃跑移工數,須從產業結構和缺工問題著手,才能從源頭改善現況。
日期:2023-08-09
低溫核融合,可以產生能量巨大的潔淨能源,卻不會出現核廢料放射性傷害、無處貯藏等難題,被新能源產業視為「聖杯、火種」,吸引各大科技巨頭投資、倡議。
日期:2023-08-09
再流行的人事物,時間一久也會變成時代的眼淚,幸好有一群人不只往前走,也往後看,不只仰望,也關注腳下的土地。他們將褪色的歷史重新上色,守護先人曾走過的足跡,透過復興土地記憶,串聯過去與現在,替文化做了最用心的維護與保存。
日期:2023-08-09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8-08
美國總統拜登週一 (7日) 將國會通過的《美台 21 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簽署成法,拜登於最新聲明中提到,法案中有違憲之虞的部分,美國政府會視為不具拘束力。
日期:2023-08-08
一劑4900萬元、被稱為「全球最貴藥劑」的罕病藥物「諾健生」自8月起納入健保給付,掀起各方熱議。許多民眾質疑為何花大錢給付只給少數人能用的藥物?也擔心是否造成排擠效應?新光醫院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認為,健保初衷原本就是照顧「急、重、難、罕」患者,彰顯我們對生命價值的高度重視。但另一方面,這也凸顯台灣「健保總額成長率」以及「總額」不足的兩大困境,值得各界重新省思。
日期: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