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講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講課共有157項結果
科技

比張忠謀輩分還高!半導體「一代宗師」施敏辭世,享壽87歲 沒有他就沒有智慧型手機

編按:根據美國舊金山紀事報發出的訃聞,半導體產業「一代宗師」施敏於美國當地時間6日辭世,享壽87歲。施敏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過世的華泰電子創辦人杜俊元都是指導教授John Moore門生,也是台灣最有潛力成為諾貝爾獎的得獎者。而他學經歷豐富,桃李滿天下,學生包括前交大校長張俊彥、鈺創董事長盧超群等半導體界菁英。而陽明交大也發出新聞稿表示,施敏院士是國際知名的大師,有半導體一代宗師之稱,這個稱號說明了他在半導體領域的成就,對IC產業有非常卓越的貢獻。施院士在我國決定引進海外IC技術時,在關鍵時刻提供了當時孫運璿資政許多重要的建議,作出正確的決策,也為我國產業帶來了數十年的榮景。他也是世界級的專家學者,培養了無數的領袖人才,包含交大前校長張俊彥、空中大學前校長陳龍英(交大前副校長)、鈺創董事長盧超群,以及本校產學創新研究學院院長孫元成(曾任台積電副總經理暨技術長)等。此外,著作等身,其中1967-1969年所撰寫的《半導體元件物理學》,起先用於交大電子研究所上課講義,很快受到全球矚目,翻譯成6國語言、發行超過300萬冊,成為全世界半導體和積體電路領域師生、研究人員進入IC領域的經典書籍,成為全球最暢銷的「半導體界聖經」。施敏院士曾說,1967年他與韓籍同事姜大元在休息時吃甜點,看到一層層的起士蛋糕觸發靈感,兩人著手開發出「浮匣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浮匣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是目前廣泛使用在電子資訊產品中之快閃記憶體的基本結構,若沒有他的發明就沒有快閃記憶體以及固態硬碟。這個創新的研發與後續所衍伸的應用級產業發展,帶動且引領了行動電子時代並讓人類的生活型態走入智慧生活的數位新時代,對人類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90年施敏院士正式到陽明交大任講座教授,2010年校方頒贈終身講座教授予施敏院士,已於陽明交大任教逾30年的他,替學生帶來世界級的前瞻視野,作育英才無數。施敏院士的成就與貢獻備受國際推崇。1991年獲IEEE J.J. Ebers獎、2017年獲IEEE最負盛名的Celebrated Member Award;是少數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的三院院士;也曾獲工研院院士、全球「快閃記憶體高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終身成就獎」以及「未來科學大獎」。以下為《今周刊》2014年7月31日的報導

日期:2023-11-08

政治社會

推行先鋒》校園裡的日間照顧 小朋友從冷漠到學會包容 社區溝通下功夫 創「青銀共學」全台首例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與大同國小合作,在仍有學生的校園,用閒置校舍打造日照中心,創下全台首例。校方和院方每學期規畫「青銀共學」課程,讓長者和小朋友並肩學習,尊重包容的心境轉變就此發生。

日期:2023-09-13

教育

學生有來補考,彷彿已是給老師面子...一個頂大教授的世代衝擊:現在我幾乎完全看不到以前那種學生

大學師生兩代間,由於身處不同的成長環境,時代隔閡與文化的差異,會造就彼此間相當不同的觀點與價值觀。

日期:2023-08-31

政治社會

若得不到足夠支持與理解 他們如同被丟包 配套不足 班班有特教生挑戰大

2023/9/28編按:在教師節前夕,教育部長潘文忠周三(9/27)宣布,2024年至2027年增置1600名專任助理員,其中,2024年特教經費將大幅成長,增置助理員經費近11億元,除了照顧特教生,也給予老師實質協助。-------------------------------------今周刊於1392期報導,台灣全面推動融合教育近十年,已有近九成特教生融入普通班上課,但相關支援系統真到位了嗎?學生間相互不理解而產生衝突,也是普特融合現場的挑戰。

日期:2023-08-23

理財

曾迷失在金錢世界,只顧賺錢還以高工時為傲...她幡然醒悟後才懂「生活並不是錢賺夠了,就幸福了」

首先我們必須要正視自己的財。那談什麼理想都是枉然,首先我們必須要正視自己的財處於安全的狀態,首先我們必須要正視自己的財務問題,讓自己的財務處於安全的狀態,心才能定下來。為此,我們必須先給「財務安全」方向跟定義。

日期:2023-07-31

健康

熱鍋沖冷水的煙霧,是肺腺癌最毒來源?毒物權威關鍵闢謠:避免直接沖其實是怕「這件事」

近日在line群組內流傳一則假的健康訊息,是關於熱鍋淋到涼水所發出的煙霧是肺腺癌最毒的污染物來源,讓不少收到的民眾憂心,平常煮菜的小習慣,真的會致癌嗎?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確認,目前國際並無「熱鍋淋到涼水所發出的煙霧是肺腺癌最毒的污染物來源」相關研究,確認此為虛假訊息。

日期:2023-05-07

政治社會

口罩令解除,為何還想繼續戴?不用化妝、免吸髒空氣,還是容貌焦慮症?「脫與不脫」的N個理由

今周刊編按: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而校園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亞洲多國陸續取消室內口罩令,南韓是在1/30、台灣2/20,而日本也將在3/13全面實施放寬,但即使政府放寬規定,不少民眾似乎沒打算立刻完全不戴口罩,究竟是為什麼呢?歸咎起來至少有3個理由。首先是,800多天以來民眾已被要求認真配戴口罩、習慣很難立刻改變,甚至有人認為,戴口罩不用化妝、不用隨時面帶微笑也成為一種優點。紐時中文網報導,首爾研究中心CATS實驗室的文化研究學者金相珉說,口罩讓南韓人擺脫保持美麗的社會壓力,「把臉露出來會感到有些不舒服」。而《口罩的品格》一書的作者、東京聖路加國際大學公共衛生學副教授大西一成說:「如果不戴口罩,別人會盯著你看。」還有一種說法是,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戴著口罩似乎有助於讓自己不吸入太多髒污空氣」,降低咳嗽、打噴嚏和胸悶等問題。最後,不願意把口罩拿下,也有可能是產生容貌焦慮症,其實任何年齡或性別的人都有機會有「容貌焦慮」,但最常見於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難免在意自己的外表。面對「脫與不脫」,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由,這也是口罩令解除後,大家都需要調適的一部分。

日期:2023-02-19

教育

台塑企業及各行業師在此匯集, 長庚大學EMBA菁英跨界學習

長照、生醫產業熱門,長庚大學EMBA結合理論與實務,邀請台塑集團高階主管擔任業師,串連跨領域人脈,協助學員蹲穩馬步,轉型或創業更成功!

日期:2023-02-16

最新觀點

如何感受沉浸其中、忘記時光流逝的樂趣?專家建議這樣安排工作與休閒,正視心靈找回幸福感

幸福是一種最優體驗,而心流即是幸福的一種體驗。

日期:202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