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掀起的美中貿易戰,過去兩年逐漸變成雙方在科技、軍事及國際關係的多方面對抗。今年隨著川普政府挺台動作愈來愈大,中國武力威嚇台灣也更趨明顯。但熟悉美中關係的日本知名經濟學家、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指出,北京並非鐵板一塊,有中國經濟學家認為不應急著槓上美國,因為中國經濟正面臨兩大中期危機,第一是總人口恐怕13年後轉為負成長,步上日本後塵;第二,中國人均所得陷入經濟學界所稱的「中等所得陷阱」,若能順利擺脫就能步入先進經濟體之林,問題是歷史上能順利走出該陷阱的國家不多,中國很可能未富先老。若中國未能及時解決這兩個危機,最糟狀況是未來無法持續維持現有經濟動能,長此以往恐危及共產黨統治的正當性,當前美中對抗局面又持續升高,中國有經濟學者對此憂心忡忡。
日期:2020-10-22
「健保若一再地緊縮,醫院也會相對跟著緊縮,整體而言絕對會壓縮醫療品質。」中央健保局(現為健保署)首任總經理葉金川2002年的這段評論,在18年後的今天仍毫無違和感,畢竟全民健保開辦25年來,多數時間都面臨財務困境,也因此不斷面臨「改革」壓力。
日期:2020-10-21
想要贈與子女財產什麼時候最節稅?答案是:子女結婚時!疫情後結婚潮湧現,不少人規劃在農曆年前嫁娶,父母往往想在子女婚嫁時贈送財物當賀禮,在子女婚嫁前後6個月內贈與財產,除了每一年的贈與免稅額220萬元之外(編按:2023年贈與稅免稅額為244萬元),還有婚嫁贈與100萬元免稅額。
日期:2020-10-19
【案例故事】花媽有繼承人(1)韓總、(2)阿邁。花媽過世時有遺產200萬,但花媽在過世前2年,有贈與200萬給阿邁。花媽的遺產是400萬(200萬+200萬),還是只有過世時的200萬呢?花媽的債權人可以向阿邁跟韓總討多少錢呢?國稅局又是以400萬課遺產稅?還是以200萬課遺產稅?阿邁拿到的贈與200萬,要不要分給韓總呢?
日期:2020-10-15
想要參與美股淘寶,可以選擇投資個股,也可以選擇投資ETF,現在國內大多數券商都可以透過開立複委託帳戶,直接投資美股,相當方便;只是手續費的高低,各家券商略有不同,可以多加比較、多加了解。
日期:2020-10-13
時序步入10 月,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1 個月倒數,共和黨由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搭配副總統彭斯(Michael Pence)競選連任,對戰民主黨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組合。本文焦點將著重於兩組人馬政策之異同,及對未來景氣、市場可能之影響,提供投資人參考。
日期:2020-10-12
健保若一再地緊縮,醫院也會相對跟著緊縮,整體而言絕對會壓縮醫療品質。」中央健保局(現為健保署)首任總經理葉金川2002年的這段評論,在18年後的今天仍毫無違和感,畢竟全民健保開辦25年來,多數時間都面臨財務困境,也因此不斷面臨「改革」壓力。
日期:2020-10-07
父母離世後將財產移轉子女必須注意稅務制度,如果未釐清免稅額規範,很有可能被要求補稅甚至罰款。一位父親分別贈予2名子女一人200萬元財產,想說一年有220萬元贈與免稅額(編按:從2022年起為244萬元),但卻還是被國稅局課18萬元贈與稅。原來是因為每年220萬元的贈與免稅額度,是以「贈與人」送出去的錢做計算,而非每一位「受贈人」收到的錢分別計算。
日期:2020-10-06
隨著明年企業經營法定成本將大增,工總祕書長蔡練生表示,歐、美疫情二次來襲,全球景氣明年恐怕更加嚴峻,雖然央行推估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有3.28%、亞洲四小龍最好,但好景只集中在少數半導體、科技產業,但傳產、機械、旅遊還是「慘兮兮」,對受疫情波及或微利產業來說,基本工資已經要調升了,現在又面臨勞保、健保費率雙漲,恐怕成了壓倒它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日期:2020-10-04
昨(9/29)天晚上參加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的會員大會,也聽了經濟部長王美花的演講,以及理事長李鍾熙與多位產業界代表如張鴻仁、涂醒哲、留忠正、曾惠瑾及李宜真等人的「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策略」論壇,談到生技產業發展的各種挑戰,從資金、課稅、法規、主管機關心態到資本市場等,都有深入嚴肅的面對與探討。
日期: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