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吳念真的生活跟平常人沒甚麼不一樣,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改劇本、拍廣告、公益演講,桌上一疊疊的書像堆小山,「每天我都在『爭取』獨處的時間!」眼前這位已經66歲的歐吉桑笑著說,他最近才學會了拒絕,慢慢把時間還給自己。
日期:2019-06-13
一個平凡的大學生能對社會有多少改變與影響?也許他們的力量遠超乎自己的想像!三位來自不同大學、不同科系的女大學生,透過到偏鄉蹲點15天的時間,不但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找到面對未知旅程的勇氣,甚至成為一位無依無靠孩子最親的親人。
日期:2019-03-29
城鄉特色產業具有平衡城鄉人口規模的優點,然因在地產業規模多半較小、利潤空間有限,需要大量具熱誠與科技應用能力的新世代營運人才挹注創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辦「城鄉Next在地經理人」專案,由8位夢想導師以實務營運經驗,輔導20組優秀在地團隊改善或調整營運規劃,以加速達成永續發展,促進在地安居樂業的目標。
日期:2018-12-20
在交通四通八達、網際網路無所不在的現代,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界限愈來愈模糊。放下對立與排斥,我們才會發現,現代與傳統、城市與鄉村、此岸彼岸……各有各的美好。
日期:2018-12-12
飄洋過海遠嫁來台,來自越南的阿媛(化名)大概從沒想過,向來身體硬朗的丈夫會突然罹癌驟逝、大兒子又因意外而身障。突然孤苦無依的她,飽受公婆的冷眼對待、鄰居的冷言冷語。這些歧視眼光全因她是「外籍配偶」。她認命地擔起一家經濟重擔,儘管出外兼差常飽受嘲諷:「這越南來的死尪」,但被問到怎麼看待台灣,她卻不斷感恩致謝:「我覺得在台灣,還是有很多貴人...」
日期:2018-11-01
不會說話、沒有情緒、無法與人接觸,年僅5歲的凱威(化名)是『典型自閉症』的孩子,醫師的這句話是威凱媽媽人生最沉重的宣判。家中負債累累,不斷來回奔波醫院與躲避討債的人生,讓她厭世到一度想攜著四個孩子到海邊輕生…但人生的際遇難以預測,誰也沒想到因為一個機緣下,凱威不如醫生預期,變得能與人對答如流,更是從「被照顧者」轉成「照顧者」,在課輔班一口氣還能帶10個弱勢孩童,這樣的轉變更是讓醫師驚豔,直說要把他拿來做臨床教學案例。
日期:2018-10-19
習慣偷竊、不願意上課,很難想像這樣的行為,是發生在一個才剛上小一、年僅7歲的孩子身上。小恩(化名)一出生就是在監獄裡,儘管隨後是在寄養家庭長大,但自幼與母親分離的他,變得難以教養,這樣的失親兒又有誰能拉一把?
日期:2018-08-17
由吳念真、簡志忠等人發起,以建造偏鄉孩童「第二個家」為信念的快樂學習協會,即將在年底達到一百個據點,陪伴超過兩千五百位孩童,從孤單、弱勢中,找回希望和愛。
日期:2017-11-16
在資訊普及的當下,你我身邊,還是會出現不熟悉電腦、手機、平板等工具的親友,尤以銀髮族為最。這些讓長者頭痛的數位問題,該如何解決?
日期:2017-11-02
台灣少子化的缺口還沒補上,兒童保護的漏洞又緊接而來!孩子一個都不能少,當受到保護的孩子又遭毒手,凸顯既有系統失靈真相。一個個讓人流淚的無辜兒虐,誰來救?
日期:201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