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仍然沒有好轉跡象,全台仍然在自我封鎖,經濟活動大幅下降,但是台股一路攻上萬七後,賣壓湧現,卻漲勢持續。主要原因是資金效應與美股續漲帶動。美股與台股又都到了歷史高點附近,美股的漲勢來自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將回常軌。這種預期主要是根據就業市場出現明顯改善。
日期:2021-06-03
揚博科技沒有漂亮的業績成長曲線,沒有令人興奮的題材,在電子設備同業中表現也中等。但是它穩健的獲利,高現金殖利率以及堪稱完美的填息紀錄,是存股族實現一年兩次領息的一著活棋。
日期:2021-06-02
因為新冠疫情之故,上市櫃公司延期股東會召開,連帶也推遲今年股利發放時程。但是,只要善用上市櫃公司除權息時間的落差,並搭配ETF,這反而為存股族帶來「一年除兩次息」的好機會。
日期:2021-05-31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分析,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日期:2021-05-3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在記者會上提到,去年跟德國BNT購買疫苗,一度最終版本的合約都已經好了,也申請核定給行政院要購買疫苗了;不料,因為新聞稿上的「兩個字」,做了修改之後,就一直喬不定雙方最後的簽約。
日期:2021-05-27
近來投資市場開始反映對通貨膨脹升溫的預期,展望未來,投資人該如何看待通膨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對此,本刊特別邀請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瑞展產經研究公司董事長陳忠瑞、禮正投顧副董事長毛仁傑三大名師,分享他們在通膨環境下對投資的看法,並在選股方向與資金配置上,提出各自的因應策略。
日期:2021-05-26
國內疫情升溫,全台延長第三級警戒,許多企業紛紛啟動居家辦公機制,盡可能地降低感染風險。然而,新北市中和區某科技公司卻遭員工出面爆料,指公司明明位於染疫熱區,卻下令「暫停遠距離上班」,更放話若發現員工確診,造成營運損失,就要對其進行懲處並取消年終獎金。此舉讓員工們覺得十分不合理,也擔心有人會因此隱匿病情,導致更加嚴重的後果。
日期:2021-05-26
5/18台股跳空開高,電子、金融、傳產股全面反彈,收16145.98點,創史上單日最大漲點。
日期:2021-05-19
水泥雖是景氣循環產業,獲利起伏較大。不過,亞泥擴大發電廠事業規模,其轉投資的遠東新世紀與裕民航運,因化纖原料與航運運費價格連番上漲,今明兩年獲利展望頗佳。目前價格位階幾乎快來到「超便宜」價位!
日期:2021-05-19
全台最大的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因為公益支出、控股疑雲,蒙上了「假公益」的汙名。幾經思量,林鴻南終於站了出來,談他的願景,也談他的困境。
日期: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