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每年詐騙損失超過1兆美元,打擊詐騙已成為各國重點議題。在「FinTech Taipei 2024 台北金融科技展」上,台灣金融業與新創科技公司、政府部門攜手合作,運用AI技術打造6大防詐實證模型,鎖定ATM、臨櫃、網銀、行動銀行、保險、證券及授權支付等詐騙熱點,實現偵測與預警,神鬼鬥智全面阻詐!
日期:2024-12-31
2024年12月25日,全台灣有12名縣市長執政滿6周年,《今周刊》在年底推出系列專訪報導,希望了解這些縣市長在最後2年任期中,規劃達成的城市治理目標和政策行動。報導中,《今周刊》也邀請12個縣市議會的朝野黨團幹部,提出對縣市政府未來2年的施政建議,期盼促成良性的府會交流。
日期:2024-12-24
台北市內湖區一對母女因誤信詐騙集團投資廣告,畢生積蓄1200萬元被騙光,憤而輕生的憾事。沒想到70歲資深藝人譚艾珍也掉入詐騙陷阱,女兒歐陽靖在臉書發長文揭過程,提到媽媽被詐騙「金額並不小,我聽完之後馬上飆淚…」,她表示,媽媽現在終於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壞人,但寧願相信人性本善。原來譚艾珍在兩個多月前,檢察官稱她誤介入一樁毒品刑案,要她幫忙辦案,利用她的善良與正義感,一步一步踏入圈套,也因為協助警方秘密辦案,所以不能對任何人說,才會騙歐陽靖是要去看中醫,其實是去匯款。歐陽靖也呼籲,停止檢討受害者!鼓勵受害者現身說法,才能更新詐騙手法,也要減少資訊落差,接收防詐或任何詐騙手法資訊,不厭其煩地跟親朋好友分享,最後是為家中失智長輩辦理「金融註記」。
日期:2024-12-12
「台灣人以前買保險很多都是買儲蓄險,因為有許多人情保單。甚至,我們有遇到一位受訪者認為,買保險是社交而非金融行為,因為他認為能跟親友買保單,讓自己有面子,顯示出自己的能力,沒買面子掛不住,因此買了一堆不該買的保險,加重自己的財務負擔。」金融研訓院傳播出版中心所長傅清源這樣分享財務脆弱者(簡稱「財脆者」)常見的繆思之一。
日期:2024-12-03
由金管會指導、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與金融研訓院共同籌辦的「FinTech Taipei 2024台北金融科技展」在11月1日、2日於台北世貿中心登場。本屆以「智慧金融,永續未來」為題,聚焦在AI +, More than FinTech,邀請來自美國、加拿大等12國、200家以上金融機構與新創團隊及逾百項FinTech創新應用盛大展出。
日期:2024-12-02
近期PTT上有篇文章引發熱議,有網友說他同時持有美債ETF,還有006208、台積電,後兩者績效都40%以上了,美債卻是全數負報酬,該名網友結論就是投資債券風險遠高於股票,美債就是一場龐氏騙局。
日期:2024-11-10
你曾經遇過詐騙嗎?現代人生活離不開網路與通訊軟體,也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一不小心可能就上當!新竹市政府委託《今周刊》團隊進行街訪實測,帶民眾了解常見詐騙招式、如何自保,降低被詐騙的機會。
日期:2024-10-10
當今的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從愛情騙局、投資陷阱到網購詐騙,讓人防不勝防。隨著科技進步,詐騙集團不僅善用社交媒體、AI技術,甚至利用情感和信任,帶你了解幾種常見的詐騙手法,並分享如何防堵,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日期:2024-10-09
金融詐騙日益猖獗,隨著科技發展,詐騙手法也不斷更新,詐騙集團利用高報酬投資計畫,吸引不知情的民眾投入資金。為了遏止詐騙,從政府、企業、民眾需共同攜手面對的持久戰,避免更多人受害,也杜絕所有詐騙的發生。
日期:2024-10-01
台灣將在明(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然而活到老,也要活到好、活得有尊嚴與健康,這就需要預先做準備。《今周刊-幸福熟齡》於9月27日舉辦第八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特別邀請永豐銀行信託處資深協理林麗真、普華家事與高齡權益部門主持律師賴芳玉,以及北市聯合醫院前總院長黃勝堅,針對「理想熟年規劃」來做分享。
日期: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