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報一個數字,說什麼時候要,我就得想辦法去變出來,按時給她。」她說。
日期:2019-11-27
老年人希望有人陪伴,有人說說話,只是子女忙於自己的家庭,忙於工作,要時常陪伴父母有困難,若每周陪父母吃個飯,就算難得了。見了面,話題大都圍繞在孫子孫女身上,如果離題,訴苦自己的病痛,或又提起當年勇,家人便沒有興趣聽了。這是很無可奈何的事,有沒有辦法解套?
日期:2019-11-26
和幾位朋友聊天。立倫有點不平地說,他發現社會上歧視老人的觀念愈來愈嚴重,他舉例說,我去看病時如果有子女陪,醫生都是對著子女問問題, 有些問題子女也不清楚,還是得問我,我回答了之後,下個問題醫生又對著子女問,讓我覺得不受尊重。
日期:2019-11-21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羊毛永遠出在羊身上,免費也許是一種在短時間吸引顧客的行銷手法,但對整體大環境所造成的短視近利卻影響深遠。
日期:2019-10-16
很多人都不喜歡學習、也或者沒有時間鑽研投資標的,寧願相信朋友或各種投資老師報的明牌,但是任何投資都需要親身做足功課,而不是錯把信任他人,當成投資的基礎。
日期:2019-10-04
只是在情緒勒索的痛苦,以及跳脫後的未知和恐懼之間,更多的人往往會選擇站在熟悉的位置上,持續關係模式。困難之處在於:你待在這個位置愈久,就會愈來愈覺得安全;畢竟在酬賞機制中,最重要的就是被需要的關係認可感與歸屬感。
日期:2019-09-20
孩子們這時候都是想為父母的失望、不開心、難受負責,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掉父母親的糟糕情緒。「拯救父母的情緒」,我從做子女的眼神中看到了無能為力的難度。對於我們的父母,他們習慣了不開心、失望、失控、難過、可憐,這是他們的一種常態,不是孩子所能改變的。
日期:2019-09-17
「我認為」、「不!不! 你聽我說」、「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吧?」「我就說嘛!你就是不聽我的」…… 當這些語彙經常出現在言談中,我們就得開始自我警惕——我是不是個固執、自以為是的人了? 這些口頭禪密集出現,通常代表著性格裡埋藏著強烈的宰制慾,只管自己、凡事由自我出發。
日期:201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