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黑色追殺令除了重振本土半導體製造產業,美國在半導體的另一重要目標是要防堵大陸半導體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在先前實施的《晶片法案》中就包含了所謂的「護欄」條款,要求在美國設廠生產接受美國政府補助的晶片企業自接受補助之日起10 年內,不得在中國大陸進行先進半導體生產產能擴充或新建。
日期:2023-05-24
總統蔡英文預告台灣將成立碳權交易所,永豐餘、華紙、農林等擁有大片林地的「碳權概念股」瞬間暴紅;在地球另一端,國際金融巨頭摩根大通、普徠仕、宏利集團,最近也紛紛大手筆收購林地,準備將森林包裝成金融商品。寂靜的森林,為何突然熱鬧滾滾,變成奇貨可居的搶手貨?這一切,都和「碳」有關⋯⋯
日期:2023-05-17
藥華藥 (6446-TW) 受惠美國出貨增,第一季毛利率維持高檔,達 85%,由於認列限制員工權利新股費用,在費用增加下,導致第一季虧損擴大,每股虧 2.44 元,旗下新藥目標第三季在日本上市後,虧損有望收斂。
日期:2023-05-11
在台灣,每三個成年人就有一個人面臨高血糖威脅,45歲以上國人中,更有54%「若非罹病、就是糖尿病前期」。飲食生活習慣影響糖尿病甚鉅,血糖能否控制得宜更是關鍵,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新的血糖監控裝置出現,AI也在輔助預測與診斷上幫了大忙,在與糖尿病共處的道路上給予更多的照護。
日期:2023-04-26
「我的叔叔、阿公、爸爸、弟弟、大伯都是醫師,但家裡的長輩大部分都有糖尿病。」出身醫師世家,一手催生血糖管理App「智抗糖」的慧康生活科技公司執行長鄧居義真實描述了糖尿病的可怕:「家族裡早年幾位長輩逝世,幾乎都是因為糖尿病併發症,而他們其實也都是醫師。」
日期:2023-04-26
今周刊編按:經過漫長的五年協商,「再生醫療雙法」因各界認知歧異,再度錯過5月底結束的立法院會期三讀時機。然6月加開的臨時會料將聚焦大法官人事案、「性平三法」修法,再添再生醫療雙法闖關三讀的變數,恐致又得延到新會期才有機會處理。歷經立法院初審及朝野協商,再生醫療雙法爭點逐漸收攏,針對其中最關鍵的爭議條文,衛福部參考醫藥界、學者意見「大翻修」,卻反倒引來部分立委反對,卡關癥結為何?
日期:2023-04-26
血糖管理是控制糖尿病最重要的一環,亞洲最大糖尿病管理平台智抗糖,串聯生態系協助糖尿病照護數位化,並與國際三大藥廠攜手進軍數位治療領域。
日期:2023-04-26
再生醫療是台灣未來的重大醫療發展,不但和精準醫療有著密不可分的相關性,並且是醫師用來治療許多困難或是重大疾病的新武器,更是許多病人所殷殷期待的救命治療。
日期:2023-04-25
隨著各國國門陸續開放,許多人都趁此機會出國旅遊、購物,好好放鬆一下心情,但高達7成的國人並不知道回國時一項入境重要規定,一旦被海關查獲,帶回來的物品將會面臨課徵稅捐、甚至直接沒入的情形。
日期:2023-04-25
今周刊編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4/17起民眾搭乘大眾運輸,不用再戴口罩,只有進出醫療照護機構以及救護車需要配戴。隨著新冠疫情逐步趨緩,家裡若有多餘的醫用口罩或快篩試劑,是否可以透過社群媒體或購物平台加以販售?購買國外的血氧機、體溫計或隱形眼鏡等醫材至國內銷售是合法的嗎?衛福部食藥署示警,若為「非醫療器材商」販售醫療器材,涉嫌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相關規定,當心有觸法之虞。
日期: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