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台股迎來2023年最後一週,AI PC 題材持續發熱,帶動包括宏碁(2353)、華碩(2357)等股價上漲,宏碁早盤一度衝上漲停價49.8元,股價改寫12年新高,華碩盤中也強漲逾5%,股價創下歷史新高。終場宏碁上漲3.7元,收在49元,而華碩終場上漲18元,收在471.5元,微星(2377),衝場則是上漲9元,收193元。
日期:2023-12-25
美國聯準會在今年11月,於短短1個月時間內態度由鷹急速轉鴿,激勵金融市場繳出連續數天的漲勢,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在最新《數字台灣》節目中分析,背後的關鍵轉折可能與中國有關。
日期:2023-12-25
11月大盤連日漲不停,指數一路攻上去年3月的高點,單從月線圖來看,近2年拉出巨型的V字型走勢,今年只剩下5個交易日,能不能看到萬八煙火噴發呢?確實令人期待~
日期:2023-12-25
台北車展睽違4年終於回歸,國內車市受惠疫後爆發,加上晶片短缺緩解,新能源車聲勢正好,各家車廠都摩拳擦掌,準備迎接2024年。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台中園區擴建二期計畫,預計周二(12月26日)完成內政部都審作業。這次台積電先進製程能否順利落腳台中,成為各界注目焦點。1、台北車展睽違4年登場2、中科二期擴建都審闖關 台積電能落腳台中嗎?3、出口升溫 11月景氣燈號能甩開藍燈?
日期:2023-12-25
近年花蓮縣政府致力環境永續,落實「永續是花蓮的日常」理念,並獲國家建設卓越獎、台灣生物多樣性獎、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台灣企業永續獎獎項肯定,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淨零碳排是世界顯學,尤其地球暖化到沸騰的問題更是不可輕忽的議題,每個人都是地球上的一份子,也是永續的守門人與實踐者。花蓮持續進行全縣溫室氣體盤查、建置碳整合平台、廢棄生質能再利用、建立碳匯資料、開創綠、黃、藍碳潛力、公私運具全面電動化、生活型態轉型、推廣有機與友善環境耕作、農業部門節能輔導及太陽能光電布建等減碳作法,是企業ESG投資、青年菁英數位游牧的最佳夥伴。
日期:2023-12-25
2023-12-23更新:「再見,誠品」、「謝謝你,信義誠品」、「謝謝信義誠品陪著我長大」、「謝謝信義誠品帶來的美好」⋯⋯一張張便利貼都在向陪伴民眾走過18個年頭的誠品信義店道別。誠品信義店於2006年1月1日開幕,從2020年起承接誠品敦南店24小時不打烊的營運模式,最終將在今年12月24日平安夜22時熄燈。「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官方特地貼出回顧展的留言牆,可看見牆上貼了滿滿的「思念便利貼」,足見信義誠品在民眾心中留下許多不只是買書,更是情感連結的美好回憶。為了讓前來的民眾留下更多溫度與回憶,誠品信義將在最後一天17:30於1F南一門戶外限量發送「星星紀念手燈」,數量有限送完為止,邀請民眾一起在星海中倒數;並在12月23日、24日連續兩天於1F戶外廣場自15:20起舉辦「不見不散音樂會」,卡司有DJ Mr.Kloud、旺福、李浩瑋、靈魂沙發、怕胖團、ABAO 阿爆。此外,誠品也公布18年來在信義店曾舉辦的重要活動,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日本藝術家蜷川實花、「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以及知名作家白先勇、張大春、駱以軍、張曼娟等人。誠品宣布,誠品松菸3樓書店將在2024年1月20日起接棒24小時營運,中間的空檔由誠品南西5樓書店以連續28天不打烊的方式承接24H模式。(原文刊載於2023-10-19,更新時間於2023-12-23)
日期:2023-12-23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2-23
近年來戶外露營風盛行,許多廠商從戶外用品到露營車不斷推陳出新;對此,素有「露營車界勞斯萊斯」之稱的AIRSTREAM露營車即將來台開賣。值得留意的是,這款露營車僅在2間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展售,其要價七位數的內、外裝更是吸引不少露營迷、車迷直呼「超霸氣」。
日期:2023-12-23
2023-12-23 14:37編按更新:中國商務部於12月21日宣布禁止多項稀土加工技術,根據最新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Catalogue of Technologies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from Export)顯示,中國主要禁止萃取、分離戰略金屬「稀土」技術,並修改技術禁止與限制出口清單,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不過,除了限制稀土技術出口,中國早在數月前因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已陸續禁止出口的品項包括鎵、鍺和石墨。其中,鎵、鍺為晶片製造材料,關乎全球大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逐。《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在「目錄」的禁止出口部分,中國新增了包括稀土在內的磁體製造相關等的技術;另在限制出口部分,增加了稀土採礦、選礦和冶煉等相關技術。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大幅收緊數種金屬的出口指導規定,主要與西方爭奪關鍵礦產控制權的鬥爭不斷升級有關。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國,全球稀土冶煉量有9成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已掌握了溶劑提取工藝來提煉這種戰略性礦物,但西方國家的稀土公司因技術複雜性,以及污染問題一直難以採用這種技術,因此儘管西方國家不斷嘗試建立本地稀土加工業務,但仍難有效拓展。關於冷門的「稀土」為何屢屢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以及中、日、美三國如何為它脣槍舌劍?以下為《今周刊》725期的封面故事報導。(原文刊載於2010-11-11 14:37,更新時間於2023-12-23 15:12)
日期: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