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田桐麻氣。我曾經和多數女子有類似的想法,應該盡力成為一個優秀的賢妻良母,工作和家務也都盡量做到最好。然而,拿到手的薪水卻一直無法超過2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4萬2520元)。發薪日前的錢包裡常常只剩幾百日圓,有時甚至沒有存款,還欠了20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42萬5200元)的債務(冏)。
日期:2025-04-01
在這物價高漲的時代,不少人會選擇投資或定存等方式來增加自己的積蓄。有一名網友發現只要存款到了一定數字,就會因為一些因素而變少,而且不只一次這樣,讓他有些無奈。有過來人就建議最好是記帳,才能知道錢花到哪裡去,不然就是投資股票,增加收入。
日期:2025-03-22
編按:作者蜜凱拉在IG有36萬粉絲以及TikTok有85萬人追蹤,身為理財諮詢師的她,形容第一份工作是「沒完沒了人生循環」,身為社會新鮮人,為了省錢,她先是條列式記帳,但2個月就失敗,後來透過表格分類,才慢慢做出心得。她也提到,當時只只有囤現金,這不是最好的存錢方法,但自己當時也不知道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後來雖然找到理想的工作,但卻要忍受低薪,看似跌到谷底,卻成為人生轉捩點,她用2年就透過存錢和投資存到將近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63萬元),這也是她經營「解放預算」網站的起點。蜜凱拉把存錢心法分享給更多人,年僅26、26歲就幫朋友、同事理財,後來,開始對提供一對一的理財諮詢,透過付費方式,蜜凱拉幫忙規劃預算,這也成為她的副業。她白天上班、下班後繼續經營「解放預算」網站,雖然她形容自己是:「成為無情的工作機器」,不過網站從原來只是賺取額外收入的副業,成長為6位數的事業。
日期:2025-03-19
當談到「財務自由」時,許多人腦中浮現的畫面往往是擁有數千萬資產,過著豪華生活。然而,這真的是財務自由唯一標準嗎?又該如何達到目標,過上想要的生活?
日期:2025-02-27
對時下年輕人來說,一輩子勤苦打拼、65歲才退休的生活模式已成過去式,越來越多人追求早早退休享受自由人生。在英國有位24歲亞裔女孩,就立志要在40歲退休,靠著各種省錢秘技:包括每天早餐只花約台幣20元、不外買咖啡、只穿二手衣等,以及投資股市、拓展副業等開源節流,目前已存下約台幣310萬元資產,期望比同齡者更早退休:「到了45歲,不用向老闆請假,只要想休息就能隨時休!」
日期:2025-02-23
在高房價與低薪資夾縫中,小資族如何累積財富?YouTuber李勛25歲立志存下100萬元,沒有財務背景的他,不只影片創作以此為題,他認為很多人懂得「省錢」卻不懂「理財」,他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分享,使用「比例原則」搭配「分帳戶存錢法」,將收入60%作為日常支出、30%儲蓄、10%風險規劃,並將收入劃分不同帳戶、對應不同用途「分帳戶」建立精準消費習慣,助他30歲時存到500萬元。
日期:2025-01-24
(今周刊1466-1467)人生在世或許就是一場漫長的征途,有人的征途是為生活賣命,有人的征途被社會環境定義。但也有些人,選擇在深思熟慮、做好準備後,自己定義了自己的征途,上馬,出發。
日期:2025-01-22
「我總是慶幸32歲的我們,選擇了出發…」「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忘了世事無常…」「如果人生活到70歲,只花了1年去旅行,過分嗎?」「有些事不是厲害了才去做,是做了才變厲害…」「我帶著孩子都可以,一個人更容易!」32歲的時候,作者李婷萱Sabrina毅然決然跟先生帶著年僅2歲、5歲的兩個女兒環遊世界;從萌生念頭到實際出發僅花了3個月的時間,在沒有規劃、資金有限,英語也不太流利的情況下,一家四口就這樣展開了一場充滿挑戰的環球之旅──足跡遍及亞、歐、非、北美,遠至南美洲亞馬遜共26個國家,總天數220天,總花費四人約100萬元。
日期:2025-01-17
「校園金融科技創意發表」假「FinTech Taipei 2024 台北金融科技展」場地發佈,現場共有四組團隊發表自身研金融科技創意,分別為:愛飛光科技所提出的「AntiFraud-GPT保險黑數與貸款詐欺預防方案」、AI理財實驗室發表「AI智慧理財的革命:挑戰ETF」、QFFERS則提出「智能自動化波動分析平台開發與應用」,最後由銘傳大學金融科技應用學系闡述「銘傳幣(Mcoin)之校園生活運用」。
日期:2025-01-03
編按:許多人夢想退休生活,也早早儲備退休金,但意外的支出卻可能打壞你全盤計畫!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東京一名71歲老翁,過去曾擔任一家中小企業高階主管,他熬了40年、在65歲退休,存了超過7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462萬元),每月還有25萬日圓(約新台幣5.2萬元)年金可領。為了犒賞自己,他帶著太太搭商務艙、住高級飯店旅行,外食頻率也增加,每次跟親友聚會更是大方請客,讓存款大幅縮水。但6年後,他的高齡老母突然病倒,長照費用與居家照護所需要的房屋修繕,又花了數百萬日圓。沒想到,晚婚的兒子突然迎來生子喜訊,升格爺爺的他不但給了一筆祝賀金,還資助兒子一家換房。原本充裕的存款就在6年內瞬間見底,剩不到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9萬元),讓老翁後悔不已。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在台灣也時有所聞,理財專家認為,給辛苦工作的自己一些獎勵並非壞事,但必須「適可而止」,更要慎防周邊的人有意無意的財務倚賴。特別是退休後,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支出,因此必須制訂「周全的財務計畫」。但,究竟何謂周全的計畫呢?作者吳家揚從高中開始接觸股市,因為工作和投資安排得當,37歲財富自由,42歲開始享受退休樂透人生。他又是怎麼規劃的?
日期: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