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剛剛談了一個重要的案子,會後,他的外籍老闆跟他說:Please give me a blow-by-blow account of what happened.Blow-by-blow account? 「吹來吹去」還是「打來打去」的帳戶?Peter搞不清楚老闆到底要什麼。今天來看看blow這個字的道地用法。
日期:2023-07-24
隨著近年永續意識抬頭,許多人慢慢瞭解「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指標。除了森林、海洋保育有助於維護生物多樣性,「濕地」復育更是提升生物多樣性的關鍵。畢竟,作為地球上生產力最豐富的生態系之一,濕地是許多水生動植物的重要棲地,對於經濟與環境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長期致力永續推廣的永豐金控也在2023年開始號召員工前往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信託管理的「阿里磅生態農場」,不只親近自然環境,更協助水域植物疏伐,共同為濕地保育盡一份心力。
日期:2023-07-14
1988年出生的趙智凡大學念土木系但卻是個電腦天才。18歲幫人寫網站、APP,研究所時期靠著VR虛擬旅遊與體感技術拿下俄羅斯阿基米德發明展金牌,20多歲被路透社報導,Nvidia(輝達)開出400萬台幣年薪要他去上班,他卻一心想創業。他很早就投入AI、AR、VR等技術,2017年將AI技術導入路易莎黑卡,臉書一天觸及率高達300萬,吸引20萬人加入會員。因此轟動臉書,受邀到總部參觀,「臉書說我們創下短時間內台灣最⾼⾃然觸及率」,背後技術就是聊天機器人。在ChatGPT還沒問世之前,趙智凡怎麼解釋大家都聽不懂,他也乾脆不說了。現在,他將AI技術運用在中小企業,幫他們建立會員制度、透過語音就能下單點餐等,讓科技變得更簡單、好用。35歲的他,現在身兼台北捷運、台北市政府、資策會等單位數位轉型顧問。
日期:2023-07-10
金鐘御用司儀工作滿檔忽略健康已在紅燈邊緣「戲劇節目男主角獎,入圍的有…」渾厚穩重的嗓音,歐馬克早已是金鐘獎與各大頒獎典禮的御用司儀。靠著這門「聲藝」,多年來擔任廣播DJ、主持人、專業配音員等多重身分,還被譽為「聲音的魔法師」。
日期:2023-06-21
張希仁俐落地走入芋頭田中,俐落地挖開芋頭欉,刷刷刷地迅速去掉周圍的土後,指著芋頭身上的紋路對我說︰「芋頭是這樣,每給一次養分,便會長高長胖一些,並在身上留下環痕,環距愈大,表示吃到的水分跟養分的次數時間愈久。」他的芋頭田葉子又油又大、芋梗粗壯,一眼望去給人自信滿滿、身強體壯的感覺。
日期:2023-06-19
醫療科技再進步,一九五○年代起即應用在醫學上的超音波,仍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腹部超音波究竟在看什麼? 受檢者該如何配合? 報告異常時又該怎麼辦?
日期:2023-06-19
雲林雖有豐饒農產,但是觀光卻仍像是隱藏寶石,等待更多人發掘。近年,雲林空間改造案屢獲國內、外獎項肯定,不只讓世界看見雲林,也翻轉了旅人的印象。前進獲獎的台西、虎尾、麥寮,像是發現大彩蛋,一段段重拾光榮感的在地故事,為夏日行旅更添滋味。
日期:2023-06-14
每到夏天,香甜的葡萄、多汁的西瓜、脆爽的梨子、鮮嫩的荔枝正逢產季,令人垂涎欲滴。在台中,不少果園開放採果,供遊客體驗田園之樂,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來到觀光果園,熱情好客的果農們不僅種植出優質水果,也樂於分享農業知識和經驗。在水果盛產的季節,果樹綠葉茂盛,結實纍纍,看起來誘人至極。
日期:2023-06-02
周遭很多朋友4、50歲時,工作、事業、家庭都好端端的情況下,卻突然出走,最絕決的是連根拔起地移民到國外,有的是轉換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職業生涯。比如原本在調查局工作17年,辦過許多重大經濟案件的念陽,50歲之後與原本在博物館工作的太太,搬到臺東縣長濱鄉的山上開民宿,一邊接待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旅人,一邊陪伴偏鄉弱勢的孩子。還有位前些年才讀完研究所的老朋友羅力,20多年前從職業軍人退伍,到媒體擔任攝影記者,後來自己拍紀錄片,因為熱愛潛水,拍攝海底生態時,看到珊瑚礁及海洋棲地的破壞,於是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帶領一群志工守護海洋,並因此重回學校讀書,補足自身缺少的環境教育專業知識。的確,人到了熟齡階段是一個「給」的階段。回饋社會、提攜後進,因為你給得起了。同時,心情帶著幾分慵懶和散漫,可以好整以暇地開始二度學習(或事業第二春)。不過,我倒覺得年齡漸長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我不要!」比如面對一些「好像應該」必須做的事,就可以稍微大聲地說:「我年紀大了,不要可以吧!」比如不再委屈自己,可以做些「理想性」的事,也許不一定很賺錢,只要讓自己樂在其中。想起張曉風老師說:「一切正好,有看雲的閒情,也有猶熱的肝膽!」勇於改變、接受挑戰的朋友都是處於正好的年紀!這種不管幾歲,不斷重新學習,開展生命不同面向的朋友,個個都活得興高采烈。卸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這十多年,寫文章、演講,同時不斷對抗著自己的質疑:「所為何來?有用嗎?」就如同當理事長時的心情,最耗費心神的不是開不完的會議與參加不完的活動,而是夜闌人靜時,不斷和自己的無力感對抗著。總覺得要從別人的經驗裡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有所體會的人,不勞你多說,他自然就會去做;但是無法體會的人,任憑你苦口婆心,他仍是我行我素。簡單講,懂的人,你其實不用說;不懂的人,說了也沒有用。假如世間事真的如此,那麼多年來不斷寫文章、不斷演講,豈不是庸人自擾嗎?因此,每當收到讀者或聽眾的回饋,我都非常感激,這些鼓勵正是我對抗無力感的力量。
日期: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