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解約潮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解約潮共有17項結果
房地產

買預售屋看到實價登錄後,賠掉15%也要解約!從簽約到後悔平均77天…這3類物件最多人退場

央行第七波打房下重手,房市進入下修,不少買家買貴後悔了?根據實價登錄資訊統計,2024年截至目前為止,台中市在本年度內簽約又解約的預售屋交易達77件,其中24件於央行Q3理監事會議後解約,後悔率近3成。第七波信用管制後的解約案件,平均單價較今年預售屋價高約2成,平均總價更比今年的預售屋整體平均多了超過30%,突顯解約買家,多因買貴而反悔。

日期:2024-12-10

房地產

房市真正的解約潮還沒到!新竹件數翻倍有貓膩...限貸令打趴投資客?達人兩表看現實:房價回檔要再等●年

近期媒體大肆報導「預售屋爆解約潮」,引得市場人心惶惶,但我卻有種「圖文不符」的感覺。

日期:2024-11-28

房地產

建商老董籃球國手出身、家無橫產自己來!他喊認同央行打房:不樂見房價漲太快「像通膨溫和穩定漲才好」

央行推出第7波房市管制措施,房市明顯降溫,長耀建設董事長謝建國表示,明年推案量約350億,因政府目前對房地產冷淡,將腳步放慢一點,本來於今年第4季推的案子會延到明年第1季。長耀建設陳秀錦總經理表示,在林口A9的「長耀初」也因銀行貸款等因素,延到明年交屋。今年8月已有不少屋主完成銀行對保程序,不會受到打房影響。她指出,本案早已完銷、預計回收30億,因公司沒有上市櫃,不會有完工認列款項年度的問題。對於政府打房,謝建國說明:「央行對房市的看法和我們一樣,對首購的照顧並沒有減少,他只是希望大家不要炒房,對我們來說也不樂見;客戶買了轉售也是麻煩,不斷漲價也麻煩,房價漲太快更不是我們所樂見的,我們希望很溫和像通膨一樣,每年穩定的上漲。」至於是否感受到房市寒冬?他強調,對自住及剛需客戶來說,房市沒有冷淡期,只有需求的問題,以林口為例,林口的需求很大,問題是推案量不足,需要買的還是會下手。

日期:2024-10-15

產業趨勢觀察

存股助理第547期︱降息會讓金融股受惠嗎?

降息有助於刺激經濟活動,鼓勵個人消費與企業借錢投資,基本上有利於金融股。問題是,金融產業大體可劃分為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領域,它們對降息受惠的程度深淺不一。

日期:2024-10-11

房地產

房市信用管制鬆綁誰得利?房仲老鳥:央行配套機制將掀一波解約潮!待售物件將更多,首購族慢慢挑

央行週三(10/9)下午宣布在有前提之下,讓繼承者、換屋族以及已簽約者購屋不受信用管制。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此波放鬆範圍比想像中更窄,除繼承者外,僅對交屋、換屋族有所放寬,顯見央行鐵了心打房。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則是說,央行在配套方案中,特別提及買賣契約中「不可歸責於雙方時」的解約機制,形同為限貸令開啟了解約的詮釋,若買賣雙方往解約方向處理,短時間會掀起解約潮,市場待售物件會增加,增加首購族的選擇性。

日期:2024-10-09

房地產

央行第7波房市豁免條款出爐,「金龍海嘯」開人道走廊!3類人貸款放行…這天後申辦案件均可適用

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被稱為是「金龍海嘯」,連總統賴清德都出來關切,央行周三(10/9)宣布新一波「協處措施」,放寬諸多條件,2024年9月20日起申辦貸款案件均可適用第一,自然人因繼承取得之房屋及房貸,不計入「本規定」之房屋數及房貸戶數;第二,有實質換屋需求需求、名下有房的自然人,可與金融機構切結後,新申辦的第1戶或第2戶購屋貸款可排除。第三,自然人已簽訂購屋,包括成屋及預售屋合約者,要申貸時適用上述規定。此外,申請新青安方案者也同樣不受影響。央行此次放寬的上述「協處措施」,若為申辦高價住宅(豪宅)貸款,則不適用。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看得出央行放寬適用範圍確實琢磨許久,且放鬆範圍比想像中更窄,除不溯及既往、不影響因繼承取得的多屋族等各方都無異議外。而外界爭議較大的交屋換屋族放寬幅度不大,且切結期間仍在1年,顯見央行認為「換屋即破口」的心態不變。影響所及,真換屋族、繼承者們、已簽約及新青安者這三類人,可寬心購屋,但資金有限的多戶投資者們恐怕得先想好下一步。

日期:2024-10-09

產業趨勢觀察

存股助理第538期︱美國降息2碼後,孳息性投資攻略

美國聯準會降息2碼,對我們存股族是大事,因為這會導致我們對孳息性資產投資策略全面的調整。在目前這個價位基礎上,債券ETF與美元定存對我們已經沒有吸引力,定存股將取而代之,成為資金強力磁石。

日期:2024-09-20

保險

壽險業爆解約潮,2個月淨流出千億!現金調度有壓力?需賣股套現?解約的錢都奔往這2種商品

美國不降息、新台幣兌美元貶值,讓壽險亦止不住解約金流出。據保發中心統計,4月壽險給付金額2,395億元,當月總保費1,861億元,等於保費面呈淨流出近534億元,連同3月的570億元,兩個月壽險保費面淨流出高達1,104億元,前四月則是累計淨流出1,064億元,都是同期歷史新高。

日期:2024-05-28

保險

保守族資金湧向四產品 改變投資決策前須知 儲蓄險式微 懶人理財換跑道

(今周刊1398)為了降低接軌ICS(國際保險資本標準)、IFRS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十七號保險合約)等國際新制的衝擊,壽險業者近年來積極調整產品策略,其中,長年受到國人喜愛的「儲蓄險」,就是公認最有可能「被消失」的壽險商品。

日期:2023-10-04

保險

想賺16%匯差、保單解約跑去買美債,真的有好賺?專家試算曝真實數據:9個月報酬變這樣

壽險業近日是否有解約潮、有沒有流動性問題成為焦點,在國泰金總座與金管會表態後,壽險公會與富邦人壽也陸續提出解釋,要保戶不需要擔心。根據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常務監事廖一聰的試算,在去年下半年因為美債利率衝高而棄保單選美債的保戶,很可能是以小賠收場。

日期: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