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療服務組織微笑行動Operation Smile與長庚紀念醫院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醫療援助、專業醫學培訓、社會福利發展,加強國際合作,提高臉部唇顎裂及燒傷患者的醫療品質。為加強交流合作,長庚紀念醫院於3月30日至31日邀請了微笑行動Operation Smile的三位代表,進行交流訪問,共同探討未來的合作方向。
日期:2023-03-31
TSIA(台灣半導體協會)今(30)日召開第14屆首次會員大會暨專題研討會探討半導體新發展,台積電(2330)董事長劉德音以理事長身分致詞提到,近來美國加強半導體設備與原料出口管制可能使過去半導體零組件在中國大陸製造的生態改變,台灣堅實的電子、工具機與機械塑化產業具有潛力能更高度發揮與半導體產業綜效。
日期:2023-03-30
疫情帶來很多贏家與輸家,壞到極點的產業,如今好運到來,星宇航空是最典型代表;自行車、IC設計等則面臨庫存去化難題,是標準的「泰極否來」產業。
日期:2023-02-22
普丁只用五十個禮拜,就摧毀了耗費五十年才建立的對歐洲能源出口產業。如今歐盟反手制裁俄羅斯能源出口,直接摧毀普丁的戰爭財庫。
日期:2023-02-08
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徐紹勛團隊,去年10月完成台灣首例活體肺葉移植,成功挽救小生命。而台灣更是繼日本後,第2個成功完成活體肺葉移植的亞洲國家。
日期:2023-02-01
2020到2021年,受惠於新冠肺炎疫情,帶動遠距辦公、線上購物等需求,包括亞馬遜、Facebook母公司Meta在內的多家美國科技巨擘,無論營收、獲利、股價,都扶搖直上。然而,進入2022年之後,先前風光猶如一場夢,前述科技業者,接連宣布大規模裁員,今年甚至連麥當勞、高盛也計畫跟進。
日期:2023-01-10
資金寬鬆年代,科技股有夢最美;而2022年在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下,科技股成了重災區。不過,股價跌深就是最大利多,科技股能不能重返榮耀,是2023年全球股市最關注的焦點。
日期:2023-01-04
過去3年疫情受惠產業,正面臨景氣急速下滑壓力;反之受害產業則邁向復甦。而優等生巨大「砍單」震撼彈,預示全球產業庫存暴升的訊號,也是2023年最沉重的課題。
日期:2022-12-21
新冠疫情爆發近三年來,引發的金融泡沫,規模堪比千禧年的網路泡沫,但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與聯準會主席鮑爾「精準擠泡沫」,虛擬貨幣等泡沫並未危害金融體系安全。
日期:2022-12-21
巨大看到什麼?兩家經濟報紙的頭條新聞都是巨大,工商時報的標題是:庫存炸鍋,巨大票期展延⋯⋯經濟日報:巨大延票砍單⋯⋯結果是巨大開盤股價隨即跌停,美利達,桂盟等和自行車有關的公司股價都重挫。
日期:202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