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今年10月初對以色列進行史上最大規模軍事行動,以色列誓言將回擊,引發國際關注兩國是否將開戰。以色列在上週末(10/26)對伊朗採取報復行動,不過,並沒有攻擊核設施或原油生產設施,讓國際油價走跌,也使近期中東危機看似在美國總統大選前暫時獲得喘息。不過,中東議題仍牽動美國搖擺州移民的投票動態。研究專長包括伊斯蘭與中東區域安全的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崔進揆分析,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選情膠著,搖擺州動態就很關鍵,如密西根這類中東、北非移民較多的州,就會受到美國兩大黨,尤其是較關注人權議題的民主黨重視。崔進揆也認為,拜登政府已進入看守狀態,因此對以色列實質影響力沒有過去強烈,因此以色列目前會有優勢,目前也正在透過加大戰爭的勝果和創造既定事實,讓自己在未來對美國和西方國家談判時,獲得更多籌碼。
日期:2024-10-29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表示,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及其一名貼身隨扈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下榻處遇刺身亡。據《耶路撒冷郵報》報導,伊斯蘭革命衛隊公共關係部發表聲明,表示這起事件發生在周三(31 日)早些時候,並稱正在調查事件原因。
日期:2024-07-31
伊朗 5 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根據伊朗官媒報導,改革派候選人裴澤斯基安 (Masoud Pezeshkian) 擊敗了極端保守派的賈立里(Saeed Jalili),獲得勝利。伊朗通訊社 (IRNA) 引述內政部選務當局發言人艾斯拉米 (Mohsen Eslami) 說,截至目前開出的 3 千萬張選票,前伊朗衛生部長裴澤斯基安獲得超過 1700 萬票,而賈立里則是 1300 多萬票。
日期:2024-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