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可以離職不再工作,大概就等同於大家所謂的退休吧,政府規定的法律退休年齡是63歲,未來也可能會延後至67歲,其實退休並沒有一個真正的年齡限制,只要在你停止工作後,你還可以持續有足夠的金錢負擔基本生活費用,基本上就算是退休了。以下我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日期:2023-10-06
理財是「配置」,投資是「賺錢」,理財考慮的是,讓自己控制住花費以及分散風險,投資考慮的是,我想要「賺多少」,後者當然比較不容易,但想投資,一定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
日期:2023-09-28
昨天提到,投資跟理財有根本性的不同,今天講個故事來讓想釐清投資的大夥印象更深刻。這篇的重點在,該如何利用投資的基本功增加績效,我們就開始這個血淋淋的故事。
日期:2023-09-23
所謂資產再平衡就是把已經偏離所規劃的資產分配比例再調整回來。舉例來說,我願意將80%的資產用來承擔股市的漲跌報酬與風險,20%放在安全保本的銀行定存,若一段時間後股市上漲30%,導致我的整體資產比例變成股票資產占84%,銀行定存在獲得1%利息後還只占16%,這時候我在股市所要承擔風險的資產比原本規劃的多4%,此時就要將資產比例調整回80%與20%,這就是「資產再平衡」。
日期:2023-09-20
作者雨果近期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分享,過去自己投資股市十年、最後帳面竟倒賠2萬元,不只白忙一場、過程中還心驚膽跳,最後轉向年化報酬率只有7-10%的ETF的投資歷程。雖然被動投資的報酬率可能不如一檔主動投資的飆股,但過程中不用過度在意個股表現,長期下來更容易輕鬆打造退休被動收入。
日期:2023-09-01
許多人心裡承受不了大盤走勢的波動,更傾向買進能配發較多現金股息的個股或高股息ETF,認為高股息ETF 除了能夠穩定配發更多現金股息外,相較於大盤更能抗跌,因為有高殖利率保護,投資人比較抱得住,但這是一個錯誤的刻板印象。
日期:2023-08-16
有很多人對於債券不清楚,聽到股債配置常常是一個頭兩個大,為了讓一般人了解指數化投資是如何運作/執行,我常常用0050搭配台幣定存來做解釋,我在《ETF存股》這本書也一樣舉例了一次。
日期:2023-08-11
日本大胃王女星高橋知成(高橋ちなり)7月21日驚傳過世,享年30歲,與她同為大胃王戰友證實噩耗,「我想她現在已經在天堂吃吃喝喝了,大家可以到她的粉專留言道別,相信她會看得到的」,但並未透露死因,讓粉絲相當震驚。高橋知成過去曾透露自己有厭食症等病況,2022年底又因脊椎壓迫性骨折住院2個禮拜,從她的推特照片可看出身體纖瘦只剩下骨頭。據了解,厭食症患者BMI值小於17.5,甚至10以下,這會讓健康出問題,最終可能引起代謝全面失常,嚴重者足以致死,死亡率約為5%。
日期:2023-07-31
台灣在近幾年新發行的ETF 數量如雨後春筍,而且很多是追求高股息與季配息的多因子ETF,但也有些是追求當下流行產業的ETF,包括5G、電動車、生技、綠能等,進一步探討所有ETF 都適合存股嗎?適合存股的ETF 盡量要分散產業,不要將績效與風險集中在單一產業、甚至是國家或地區,所以部分ETF 並不適合長期持有,且需要時常關注其相關動態,以下列舉出幾個我特別不建議當存股的ETF。
日期:2023-07-27
既然存股的目的是想要長期持有,並且參與企業的成長過程與股利分紅,許多人選擇存股標的有兩大基本條件與原則:基本條件1. 不會倒閉:企業能長期經營,不會倒閉讓股票變成壁紙。2. 獲利穩定:企業穩定獲利,每年都能向股東配發股息分紅。基本原則1. 長期持有:股票至少持有10 年以上,不用擔心企業獲利衰退、被產業淘汰或倒閉問題。2. 持續買進:持續買進不賣股票,並將配息持續買進,增加持股。
日期: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