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週四(8/8)親自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賴清德致詞時指出,「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永續發展」才是朝野、不分政黨為國家共同打拚的目標。委員會並且由環境部長彭啓明、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分別報告氣候變遷與電力挑戰。對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質疑委員會疊床架屋、無法源基礎,台電8月5日在下午6時太陽下山時,下達緊急調度指令,要求用電大戶緊急降載用電;民進黨團則是反批國民黨,一直在帶風向,塑造缺電的假象,事實上數字會說話,不管是行政部門或是環團,都在告訴國民黨「台灣2030不缺電」。
日期:2024-08-08
在父親節這天,總統賴清德周四(8/8)召開首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他表示,在極端氣候衝擊下,有愈來愈多來專家提醒,人類現在所經歷的每一年夏天,都會是「餘生最涼的夏天」。賴總統直言,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對任一國家都是艱鉅挑戰。他譬喻,突如其來的天災像是「急性感冒」,而全球氣候變遷則像是「慢性疾病」,但無論是急是緩,政府都有責任持續加強台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不斷強化國家永續發展的韌性。談到核能,賴總統回想20幾年前擔任立委時,與跨黨派立委提案制定《環境基本法》,首度將「非核家園」入法,並完成立法。他說,當時執政黨民進黨非國會多數,這證明「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賴總統期許國人藉此委員會,了解能源議題絕非僅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他強調,國家氣候治理的每一個決策,勢必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
日期:2024-08-08
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週四(8/8)下午4點在總統府登場,各界關注能源與核電存廢議題,多個環團和公民團體7日搶先召開記者會,呼籲委員會中的爸爸、阿公,可以為下一代提出更友善的氣候環境因應政策。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高茹萍表示,在AI和半導體帶動台灣產業的同時,政府也要思考,是要當「媽寶」的媽媽,還是要培養有競爭力的小孩?她也呼籲身為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應該要去參考有公信力的台電、經濟部能源署的資料,不要輕易相信網路上的不實資訊受邀擔任「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的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創會理事長何宗勳也表示,核能最大問題就是核廢料一直無法有效解決,過去被選為低階核廢料儲存地的金門烏坵和台東達仁鄉,都沒辦法獲得居民支持,甚至未能公投。希望要用核電的委員可以直接去蘭嶼走走,若明天討論真的非核電不可,那就是透過公投來解決。
日期:2024-08-07
(今周刊1434)「氣象達人」搖身為環境部長,彭啓明如何帶著國際經驗、民間意見,緩解碳焦慮和綠通膨? 面對產業競爭力、環境正義等難題,他會替環境部帶來哪些「新氣象」?
日期:2024-06-12
環境部26日將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也預定3月底公告碳費基準,國內年碳排量逾2.5萬噸的企業,須根據2024年排放數字,自2025年開始繳碳費,意味台灣碳有價時代正式來臨。台泥周四(3/14)表態支持碳有價,但呼籲環境部應同步具體公告台灣CBAM的推動時程表,並要求進口商品開始申報碳排放量,避免使用高碳排進口原料及商品之企業,錯估認為可免除碳成本。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碳議題沒有疆界也無法鎖國,台灣如果只實施碳費卻沒有配套的CBAM碳邊境機制,將會造成高碳排商品傾銷台灣,衍生國家之間的「碳洩漏」,結果實施碳費後的台灣產業價值鏈碳排不減反增。張安平建議,政府要推台灣版CBAM,可以和歐洲學習,因為歐洲從2005年開始,到設定2034年所有行業都要支付碳成本,花了20年時間演進制度。
日期:2024-03-14
今周刊編按:近日有媒體報導指出,碳費開徵致使台灣房價越往南走、越上漲,尤其營建占比越高的物件與地點受碳費影響就越高,例如台南市營建佔比高達41%。對此,碳費審議會委員、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收碳費房價漲主要是資訊不對稱、心理性通膨結果導致。事實上,趙家緯早在2023年8月時就向《今周刊永續台灣》表示, 在IPCC 最新氣候報告《AR6》第11章中調查,其實對房價最終影響不到1%。環評委員、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邱祈榮則主張,碳費所額外造成的上漲價格應與本身的房價切割,建商應完整公開蓋了一棟新房的碳足跡,而其中使用的鋼筋、水泥等建材的碳成本是多少,再向買方收費。例如,一戶房子蓋好的碳足跡是100噸,1噸碳費假設是250元,這樣應收的碳費也才2萬5000元。
日期:2024-01-04
(今周刊1408)這是「巴黎協定」簽訂至今8年來的第一場檢討大會;這是一場全球金融業巨頭罕見齊聚的氣候峰會;這裡是COP 28的現場,面對不及格的減碳成績,各方熱烈討論⋯⋯,如何利用金融力量,催出第二波的ESG革命巨浪?
日期:2023-12-13
為衝刺光電目標,經濟部「綠能發展區」政策,將從「低地力」土地篩選出光電專區,鬆綁農地種電限制。但劃設原則、區位範圍、參與機制仍不明,就準備倉促上路,引發國內超過八十位學者連署反彈。
日期:2023-08-16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