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進步加上集中式醫療,帶來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等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議題。1950年代美國發生金黃葡萄球菌院內感染全國性疫情,開始重視醫院的感染管制;1970年代全美研究證實院內感染監視及回饋可以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台灣在前輩的呼籲及播種,歷經1984年某醫院發生新生兒沙門氏菌腸炎群聚感染事件,衛生署開始推行院內感染管制計劃,並培訓流行病學及傳染病防治人員。自此,在政府、學界與醫界合作,台灣的醫院感染管制迅速發展。
日期:2023-12-19
回首30年前,1988年我在台大醫院完成5年住院醫師訓練後即升任感染科主治醫師,從第5年住院醫師開始就在謝維銓教授的引領之下,全面參與了台大醫院感染管制小組的各項工作,1989年即成為台大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0年應邀開始擔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1年擔任羅東博愛醫院院內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2年起也成為衛生署防疫處成立的院內感染管制諮詢小組的委員。一方面直接在醫院執行感染管制的第一線工作,另一方面也參與全國院內感染管制制度上的討論與政策建議。
日期:2023-12-19
以「蘋果西打」為主要產品的大飲(1213)今年5月爆出出現不明沉澱物,被勒令停工停產將近半年之久,周一(12/18)發布重訊,公告經桃園市衛生局抽驗成品後,符合飲料類衛生,因此恢復出貨,分別為寶特瓶裝600mL、鋁罐裝330mL。 周二(12/19)大飲股價開盤上漲0.67元,一度漲停報7.46元,後續下探最低來到7.00元,收盤在7.39元。
日期:2023-12-19
COVID-19在過去三年多來讓全球人仰馬翻,重創經濟,也暴露出感染管制上的潛在風險,COVID-19新冠疫情不僅帶來重症、死亡威脅,許多人在確診痊癒後仍因長新冠困擾。面對不斷變種與潛伏的疫情,全民唯有攜手落實「感染管制」,才能降低、甚至阻絕疫情衝擊。
日期:2023-12-19
根據衛福部2022年十大死因統計,該年「COVID-19」的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超過肺癌死亡人數(10,053人),且年齡層在65歲以上占了86%!疫情高峰期的挑戰已過,但威脅始終存在。
日期:2023-12-19
9年前,一張海報與臉書文章,徹底改變楊右任與數十萬非洲貧童的命運。為了幫助當地貧童免於被沙蚤侵蝕雙腳、奪走寶貴性命,他發起「舊鞋。救命」送鞋到非洲行動,累積送出超過300萬雙鞋,與台灣人源源不絕的愛,然而這只是第一步,社團法人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還同步發起一系列活水、農村經濟與興學計畫,引領國際志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愛走入被遺忘的非洲,開啟翻轉貧窮的每一種可能。
日期:2023-12-18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燕麥棒市占率第二大業者桂格燕麥(Quaker Oats)旗下幾款燕麥棒和麥片疑似遭沙門氏菌汙染,宣布回收全美各州、波多黎各、關島和塞班島等地的數十款產品,其中包括燕麥棒「Big Chewy Bars」、「Chewy Dipps」和沖泡麥片「Simply Granola Oats」。
日期:2023-12-17
農業部積極執行百億元養豬基金計畫,協助國內業者生豬肉外銷,但對外有豬瘟,對內則有豬隻育成率低、內需已不足等問題,仍待解方。
日期:2023-12-15
近年全球「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產業快速發展,透過科技化的基因定序,讓醫師能對症下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造福更多病患。2021年,台灣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選為「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亞太區第2名,顯見台灣已乘上「精準醫療」的航空母艦,走入偉大新航道。
日期:2023-12-14
近期吵得沸沸揚揚的肺炎黴漿菌是什麼?為什麼黴漿菌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黴漿菌傳染途徑為何?感染後又該注意哪些事?
日期: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