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15)日三讀通過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16條修正案,代理主委翁柏宗將無法繼續代理主委,自12月起,NCC委員會將只剩下3位委員,無法召開委員會,包含打詐條例子法、廣電節目內容裁罰等104項業務,均將一同停擺。
日期:2024-11-15
在立法院民眾黨團棄權下,國民黨團日前通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條文,封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舊委員可於過渡期延任的可能。因NCC委員將自8/1起僅剩3名委員,未達可召開會議的法定人數,無法確認「射頻器材進口證」申請案,導致iPhone 16等產品可能無法如期上市。不過果粉如今可鬆一口氣了!NCC周五(7/26)宣布,該會修正內部四項要點等規範,讓委員人數未達總額過半數時,可由主委或代理主委召開委員諮議會議,討論後決定部分審議事項。這項修正,等同讓新款iPhone等新產品上市卡關的問題,就此順利解套。
日期:2024-07-26
以Google、Meta為主的「數位平台」成為民眾接收資訊的主要管道,但這些科技巨頭賺走大部分的數位廣告營收,產製內容的新聞業者無法獲得合理收入。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指出,若把平台比喻成地主,新聞媒體猶如被收取太高租金的佃農,而「新聞議價」的概念就像「三七五減租」,為新聞媒體建立合理分潤。
日期:2023-07-28
打開臉書,映入眼簾的是新聞粉專寫著「一句話回應」、「關鍵就在這件事」。你皺眉一下,心裡抱怨:「又是釣魚標。」深感不耐的你,決定轉而打開Instagram,看到新聞媒體分享的短影片,貓咪逗趣可愛的畫面讓你心花怒放,於是你繼續往下滑,想看更多短影音。但你有沒有想過,新聞媒體製作這些影片的錢,要從哪來呢?
日期:2023-07-14
今周刊編按:1995年來台開播的迪士尼頻道2022年初關台,今(13日)稍早傳出一樣列於迪士尼旗下的衛視中文台、衛視電影台也將陸續退出台灣市場,無疑對觀眾來說是一記震撼彈,對此,求證電視台,對方暫未正式回應。不過根據《ETtoday》報導,迪士尼已向NCC報告9月底前會先關閉國家地理國際頻道及國家地理野生頻道與Baby TV等3頻道,其他的會在12底前陸續下架,NCC也已證實此事。迪士尼在台灣目前一共有11個頻道,此舉等於全面退出台灣市場,而頻道下架後,美商迪士尼集團計畫在台灣的11個頻道,會有新頻道遞補上。對此,集團公關證實此事,「我們是因應全球策略,做出一些商業模式的調整」。勞動部週三(6月14日)表示,已跟該公司聯繫,初步了解年底將與所有員工終止契約,影響約170多人,現階段尊重員工意願,採優離優退或協助轉業;若員工皆不同意,年底就會辦理資遣或通報大量解僱。
日期:2023-06-14
有關媒體議價,新聞產業與大型數位平台今(27)日舉辦第2輪對話會議。數位部說,會上達成兩點共識。另據了解,新聞產業與META的對話安排在明(28)日。
日期:2023-03-27
鏡電視周五(3/25)召開股東會,全面改選董監事,順利選出新任鄭優、黃俊彥、陳宏守、郭蕙蘭與廖芳潔等5位董事,以此次得票數最高的郭蕙蘭董事擔任召集人,將儘速依法召開董事會推舉新任董事長,中華電信前董事長鄭優可出任。
日期:2022-03-25
歷時兩年的申請,《鏡電視》獲得NCC衛星電視申設許可,卻被附帶40條附款,堪稱史上最嚴格,學者提兩大建議落實評鑑制度,把關我國電視新聞環境。
日期:2022-01-25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通傳會委員林麗雲教授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對於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的寶貴見解。
日期:2021-05-31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胡元輝教授提出寶貴見解,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日期: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