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在連假期間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外,如果想要到桃園景點旅遊,可事先到「桃園觀光導覽網」,或下載「桃園智慧遊App」,查詢桃園景點人潮警示燈號,確認景點即時現場人潮,避開人潮擁擠場所,除了減少染疫風險,也可以避免塞車。
日期:2022-01-27
一家再生能源業者與一個致力推動原住民語言的非營利團體,能擦出什麼火花?答案是「永續.自然.傳承」。2021年的聖誕節前夕,雲豹能源與南島魯瑪社在花蓮的美麗相遇,讓全台最美公路的193線道,有了全新的風景!
日期:2022-01-12
可怕的塞車景象:新竹人真的很打拼!今天氣溫驟降,我從入住的竹北豐邑喜來登飯店樓上往下看,天微亮,但馬路上的車子已經打結,我穿上雨衣出來外面跑步,沿著光明六路東一段,往竹北運動中心及新竹縣立體育館的方向跑,這時大約六點四十五分左右,我看光明六路整條馬路塞爆,我跑上陸橋去看,果真整條道路動彈不得,這個景象讓我想到兩個禮拜前,我在年代訪問力積電黃崇仁董事長,他對新竹縣市合併的看法。
日期:2022-01-12
台灣近年車禍死亡人數節節攀升,自2017年約2700人,至去年止,車下亡魂已近3000人;國人2020年10大死因中,事故意外更是排名第6。據交通部統計,65歲以上長者車禍死亡率最高,機車族死亡率遠高於汽車、腳踏車與行人,至於死亡車禍地點有高達6成發生在馬路口。
日期:2022-01-05
一個65歲的老人,一場25分鐘的獨白,為什麼可能比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還更有力量改變汽車產業?他是豐田章男,全球車業龍頭、每年銷售逾900萬輛車的豐田汽車(TOYOTA Motor)社長。身為家族第三代掌門人的他,在2021年末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項項跌破眾人眼鏡、甚至被解讀為「認錯」的承諾。
日期:2022-01-05
近期全球車業最震撼的消息,莫過於第一大廠豐田(TOYOTA)宣布大舉加碼電動車。究竟,是什麼壓力與力量,讓先前不時抨擊電動車的該公司社長豐田章男,願意在鎂光燈前認錯、更弦易轍?當這個全球最會賣平價車、製造妥善率最高的車廠全心投入電動車,又將會掀起什麼樣的漣漪?
日期:2022-01-05
2022台北跨年晚會今晚登場,因應跨年人潮,晚間7點起實施「3階段」交通管制,捷運42小時不收班,並於散場時提供3線接駁公車,鼓勵大家「2線進場、3線散場」。此外,配合防疫需求,跨年晚會採取實名制進場。
日期:2021-12-31
「就在這個位置。」台北市大安區大學里里長吳沛璇走在溫州街綠色的標線型人行道上,指著腳下說:「幾年前,這裡雖然是台大的土地,但被違建占用,人行道是不可能畫出來的。」吳沛璇向一旁的前台北市交通局局長鍾慧諭交換了眼神,並強調:「這些違建長期占據,使得行人步行空間被擋住,是非常危險的事。」違建阻路、違停遍布,也成為了行車行人的致命風險。
日期:2021-12-29
編按:台南一名孕婦日前駕車不慎輾過正在過馬路的一對母女,導致婦人肋骨骨折,才3歲的女童傷重不治,肇事者聲稱遭到A柱遮擋視線,因此左轉時未減速。然而她事後竟稱,要將肚裡尚未出世的孩子「賠」給當事人,讓家屬聽了氣炸。交通部長王國材周三(5/10)表示,對於這起憾事深感愧疚抱歉,同時也下令全台即刻起,全面推動行人專用時相、行人早開時相,維護行人的安全。今周刊曾在2021年底報導,單是2020年,台灣馬路上就失去了3000條人命,傷亡總人數更高達50萬,等於平均一天約有1380人在路上非死即傷。本刊報導指出,這背後有長期的結構性因素,必須審視道路的死角,阻止交通繼續路殺台灣人。(原文刊載於2021年12月29日,更新時間2023年5月10日)
日期: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