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02
根據《財訊》報導,2021年整體稅收的實徵金額,再次大幅超標4950億元。企業繳稅貢獻超標稅額75%。是哪些企業大戶抖內6000元現金大紅包給民眾呢?府院決議將2021年超標(指超過預算編列金額,以下同)稅收中的1400億元「還稅於民」,每人普發6000元。若細究發放財源,超標占比最高為營利事業所得稅,這其實是企業因為業績成長,為稅收帶來的巨額貢獻;那麼,到底是哪些企業抖內(donate)這個大紅包給全國民眾呢?
日期:2023-02-02
今周刊編按:內閣改組,公股金融機構高層首波異動案敲定,行政院前副院長沈榮津,將接任台灣金控董事長,周五(2/3)上午進行交接。至於現任台灣金控董事長呂桔誠,則專任台銀董事長。台灣金控周五召開董事會,正式推舉沈榮津擔任金控董事長,原金控董事長呂桔誠則專任台灣銀行董事長,交接儀式由財政部次長阮清華擔任監交人。台灣金控發布新聞稿指出,沈榮津在擔任行政院副院長任內,領導財經內閣給予產業諸多指導,任內推動口罩國家隊,協助台灣在疫情期間能有充足的物資防疫;此外,包括紓困振興、離岸風電產業發展、帶動資金回流加速投資台灣,其政績不僅與民生經濟產業、金融服務業息息相關。台灣金控表示,未來將借重沈榮津的產業經驗與專長,帶領台灣金更加貼近產業發展、掌握市場需求,發揮國營事業精神,協助產業轉型並促進經濟發展,領導集團邁向嶄新的里程碑。台灣金控也肯定前金控董事長呂桔誠任內對集團的貢獻,台灣金指出,呂桔誠 2016 年 8 月接掌台灣金暨銀行董事長以來,透過深化資源整合策略、提升管理效能,帶領保險與證券子公司績效成長,讓金控集團脫胎換骨。上述人事案,不僅是新閣揆陳建仁上任後,首件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異動案,也是台灣金自2008年成立以來,首次出現金控與銀行董事長「分治」的現象。在擔任行政院副院長前,沈榮津一路從經濟部基層做起,曾擔任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處長、工業局副局長、工業局局長、經濟部次長、部長,前前後後在經濟部任職近40年。在經濟部任職期間,沈榮津工作態度備受肯定,曾被前經濟部長張家祝稱讚,是「苦幹實幹」的官員。
日期:2023-02-02
世界衛生組織將召開「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會議,決定是否將新冠肺炎移除,影響全球防疫政策調整,指揮中心宣布將著手調整「確診病例定義」,改為只通報新冠重症,確診輕症可不必通報,也不再強制隔離「5+n」,相關政策與給付都會一併調整,而週四(2/2)將宣布室內口罩令鬆綁相關細節。隨著台灣室內配戴口罩鬆綁、邊境防疫0+7天、確診者隔離政策、確診通報定義都將調整,新冠可望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調整為第4類,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WHO認為目前全球都處在一個過渡點,還是要謹慎去管理跟採取措施,避免重症跟死亡導致對社會、經濟產生衝擊和負面因素。
日期:2023-02-02
全民都在關注何時會普發6000元!立法院新會期的第1天,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預算案估將在4月4日完成三讀程序,大約在4月第2週會發放。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週三(2/1)上網路節目專訪時被問到此事,他回應:「只要特別條例在立院三讀通過,預算審議也順利進行,最快3月就能發放。」同時龔明鑫解釋普發現金是「經濟共享」,「如果要還稅那應該都還給台積電」。至於國民黨呼籲發1萬元,他則認為會排擠其他弱勢群族跟勞健保挹注,也解釋,普發現金是全民共享不是還稅於民,「不然還給台積電」。
日期:2023-02-02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01
橋水創辦人達里歐退居幕後,昔日搭檔普林斯首度單獨掛名發表年度展望,重申看壞歐美經濟、抗通膨成效的悲觀論調,並點名「薪資漲幅」將是未來重要觀察指標。
日期:2023-02-01
台灣總統民選後在位最久的行政院長蘇貞昌,週二(1/31)正式交棒給新閣揆陳建仁,為長達4年的任期劃下句點,他週三(2/1)在臉書透露,辦完交接典禮後的第一件事情,是去臺北榮總進行微創手術!蘇貞昌說,大年初一他到行政院發放紅包給留守同仁與一百多個駐衞警,又到防疫指揮中心一個樓層、一個樓層慰勉值班同仁,由於走太快不小心傷了腰,這幾天忍著疼痛,辦完交接典禮後,才前往要非常感謝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與他帶領的醫療團隊高明的醫術,住了一晚恢復迅速已經可以出院回家,目前狀況良好。他說,總統蔡英文早上特別來關心我,我也很有精神地告訴他「沒問題!」非常感謝各界的關心。(原文刊載於2023/1/31,更新時間為2023/2/1)
日期:2023-02-01
「事實上,BERS、LEBRS……,我們現在是工具和評估方法都有,那為何,綠建築還是沒辦法普及呢?」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位於視訊的另一端,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林憲德向記者拋出了這麼一個問題。
日期: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