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楊立昆首度來台,掀起全台產官學界朝聖熱潮,也照映出台灣投入AI戰場的焦慮與熱度;究竟,想跟上AI熱,台灣的能與不能是什麼?楊立昆三十多年前的構想,讓筆跡辨識、影像辨識甚至自駕車成為可能。這位堪比大神的人工智慧學者點出,下一個人工智慧突破口,就在「常識」。台灣掌理AI發展政策的舵手之一、科技會報辦公室執祕及資策會董事長郭耀煌則說,形塑生態系、導入各領域的應用,甚至統整型研發服務公司等,都有台灣的機會在其中。
日期:2017-07-06
台灣在AI的熱潮下,有何優勢與劣勢?作為跨部會科技政策運籌核心,郭耀煌看到的,不只是晶片商機,而是台灣在這波浪潮下,建構生態系的機會。
日期:2017-07-06
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揭牌,建起新政府防疫橋樑。幕後功臣是行政院政務委員鐘嘉德,「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堅持,讓他短時間內交出好成績。
日期:2016-04-28
一位身價近百億,與施振榮、曹興誠、宣明智同輩的科技業大老,為何選在六十歲再度創業,投入他認為是台灣下一個機會──「光」的技術,五年燒了十億也不喊苦?這是邰中和的故事。
日期:2015-04-23
從貝爾實驗室到中國移動首席科學家,一位在男生堆長大的台灣女性,卻成了國際無線通訊研究的第一把交椅,她是易芝玲,趕在春節長假前,短暫返台三天,就為兩岸合作發展5G獻策。
日期:2014-01-30
馬總統上任後推行「政府組織再造」,問題是改革列車啟動後,人事成本不減反增,部會數仍居全球之冠。龐大的政府組織,不是台灣叢爾小島可以負擔,組織再精簡、提升政府效能,迫在眉睫……。
日期:2013-07-15
組改後部會大風吹,環資部同時管環評及開發,衛福部「大衛生、小福利」,經濟及能源部「重經濟、輕能源」,科技部「不管科技預算,卻負責核安」,工程會竟被劃分到財政部…,組織改造剛起跑,亂象正在上演。
日期:2013-07-15